他出生于年1月,是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优秀党员;
他从医45年,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救治无数伤痛病者;他始终怀着医者仁心,为山区送医送技术送健康,助力精准扶贫;他的名字叫郑亚才,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今芗城区),年1月至年11医院院长;年2月至年2医院委员会副书记。年1月退休后,郑亚才老院长继续发挥余光余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在今年建党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老党员,郑亚才谈起自己的入党经历、党员情怀、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医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及未来的展望,郑老院长深有感触,医院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光荣入党
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
说起郑亚才的身份,医院老院长,他出生年1月,还是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进入医学院校前,郑亚才曾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长泰古农村接受再教育,学会农活、结识农民。由于出色的劳动表现,郑亚才被推荐参加文化考试后,并顺利进入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年2月毕业后,郑亚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工作。
当年下乡的经历,不仅让郑亚才更理解和同情农民就医看病的困苦,也让他产生加入共产党的念头,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郑亚才一边虚心向科室老同志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一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郑亚才看到中共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手术队、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后调任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的林继虞主任和共产党员、时任外科副主任的黄庄钦等前辈精湛的医术、务实的作风、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视病人为亲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让郑亚才也想成为一名像前辈们一样优秀的党员。有高度的思想觉悟,郑亚才在前辈的推荐下逐渐向党组织靠拢,并于年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年10月,正式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入党后,郑亚才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临床工作、生活中冲锋在前、享受在后、永当表率,把自己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
年,郑亚才获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奖章
敢于挑战
创新医学技术减轻患者病痛
从医院工作,至今45年。郑亚才作为一名骨科医师,他深知解决伤病员的疾苦是一名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在提高,患者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年,为了减轻患者病痛,郑亚才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专业技术上,他也不断进行创新,并取得不少成绩。
大家都知道作为骨科医师,特别是脊柱外科医师,最高难度且伴有较大创伤的手术就是脊柱手术。如何尽可能减轻脊柱外科手术的创伤程度、改善伤病员的预后,非常值得探讨。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郑亚才刻苦专研,虚心学习,查阅了国内外文献,敢于创新,克服多重困难,医院骨科团队在国内外有限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及其相关问题,并取得福建省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医术方面,郑亚才始终怀着一颗医者之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医院骨科采用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先河,与常规手术相比,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机体康复快等优点,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干扰少,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证。
年,骨科开展腔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
年,郑亚才团队研究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不忘初心
为山区群众送医送技术送健康
从医45载,医院说起郑亚才,几乎无人不知。郑亚才不仅在骨科专业技术上取得各类奖项,还曾获得漳州市政府授予的“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同时他还为山区送医送技术送健康,助力精准扶贫。
作为骨科医师,常年与各类伤痛病者接触,郑亚才算是最“懂”残疾人。他知道在全国庞大的残疾人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给这些人安排适当的工作,不仅为他们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也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年,返岗7年的郑亚才还医院专家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义诊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三下乡”活动,为老区人民送健康送知识送技术,为精准扶贫工作添砖加瓦。
更令人钦佩的是,年1月,退休后,郑亚医院骨科,继续发挥他的专长为百姓看病。如今郑亚才满头白发,但身体还很健朗,他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辜负党和国家这些年的栽培,即使退休了,他还有能力、也有责任继续为伤病员服务。
医院成长壮大未来发展会更好
从年2医院至今,45年来,郑亚才不仅成为一名资深的骨科专家,医院一名老领导,见证了漳州市医数十载的发展变化。当时,市医院只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全院病床不到张,医护、后勤、行政人员不足人。医院,已经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医院。郑亚才相信,医院将会越来越壮大,发展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漳州百姓的福音。
今年是建党周年,72周岁高龄的郑亚才作为一名老党员,医院的老领导,希望自己能尽最大努力,将毕生医院,服务更多病患者;医院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要紧跟党的步伐,传承好百年老院的优良传统,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为患者诊疗的能力;要牢记宗旨,把患者当朋友、当亲人,继续践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理念,为患者保驾护航;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爱护好、建设好,与医院一起成长壮大。
来源:医院
编辑洪婷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s/1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