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漳州市按照“五个发展”理念和“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总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一手抓转型发展,加大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一手抓绿色生态、扶贫攻坚,富美漳州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增幅蝉联全省第一;获得设区市绩效考评综合得分第二。
年上半年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漳州市有10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8项增幅居全省前三,分别是:GDP增幅居全省第一;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增幅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项增幅居全省第三。
与此同时,各项事业统筹推进,去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福建省级生态市等称号,今年5月被列为全国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城市。目前,漳州呈现增速领先、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班子团结、和谐稳定、动力增强、心齐劲足的良好态势。
新常态催生新动力,新进展孕育新希望。漳州将以全省工作检查为动力,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勇挑重担,奋力崛起,推进富美漳州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福建发展全局作出新贡献。
经济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漳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稳增长促转型,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展示了新的作为。
——抓重点载体。全面加快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区、环东山岛经济区域等四大经济增长极建设。要求每个县都要完善提升一个标准化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规划、完善配套、创新体制,努力打造项目聚集平台和经济增长引擎,努力实现用全市1%的土地(古雷开发区)创造50%的工业产值,用全市5%的工业区土地创造90%以上的工业产值。特别是举全市之力推进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借鉴新加坡裕廊岛石化园区封关运行经验,加快推进整岛搬迁,全市共抽调名干部包村包组包户征迁,全岛13个村户近4万名群众搬迁、9.31万亩收海、1.91万亩征地已完成,搬迁过程和谐高效。
——抓重点产业。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1.2%。更加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去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4.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发展设施高效生态农业,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市整体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
——抓重大项目,连续三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和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投资,全力推进工业、能源、城建、交通、服务业、生态、现代农业、社会事业等八大重点领域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漳州市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力重点,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做好“加减乘除”文章。
——做加法,抓有效增量。重点推进古雷石化、福欣特钢、联盛纸业、漳州核电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个,两岸合作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工程去年底正式奠基,总投资亿元的金龙汽车项目将于近期开工投建,世界汽车轮胎业十强之一正新橡胶的二期生产线将于年底全面投产。
——做乘法,抓技术改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投用众创空间19家,联东U谷创业创新基地获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技改、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和“机器换工”专项行动,年完成技改投资.6亿元,同比增长35.8%。世界著名吊机生产商豪氏威马技改后可生产世界吊重量最大的盆座式海工吊,全球最大速溶茶生产企业之一大闽食品通过转型升级提高投资效益。
——做减法和除法,抓落后产能淘汰。去年共清理小胶合板企业家,淘汰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14家,万元GDP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低37.9%、15.6%。
生态
生态好是漳州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竞争力。漳州市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突出“闽南风、漳州味”,重点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打造绿城、花城、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去年来共实施生态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为老百姓提供一批生态产品。推进中心市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域建设,“龙江颂”生态文化公园和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已建成,漳州古城保护一期入口工程基本完工,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初具雏形,西环城路综合景观工程获中国宜居环境范例奖。以铁的决心、铁的举措、铁的纪律强力推进治污,关闭拆除禁养区猪场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生态环境持续巩固提升,去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3.58%,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98.9%,九龙江流域(漳州段)Ⅲ类水质达标率92.3%,荣获“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协调
漳州十分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对外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全面加快厦漳同城大道、轨道交通R3线漳州段、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金龙客车汽车产业园等同城化项目建设,与广东潮州联手规划建设闽粤经济合作区。对内加快推进市内同城化,推动全市区域一体化。坚持以城镇带村,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5万人,用“飞地工业、飞地项目”和生态补偿等方式有效推动山区沿海联动发展。重视精准扶贫,提出到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要求“做到三扶三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对象建档、责任落实、措施办法精准到位)。建立富裕帮贫困、驻村促发展、百龙联百村、科技扶百企和结对助脱贫等机制,按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3‰建立市县两级扶贫开发基金,龙文、长泰、台商投资区三年内每年分别拿出0万元共万元结对帮扶三个重点县,9个非重点县(区)结对帮扶17个欠发达乡镇,去年脱贫3.5万人。今年起将用三年时间每年再派出17名副处级干部到欠发达乡镇驻点。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贫困无房户安居工程,解决贫困无房户住有所居问题。经调查确认,全市共有户无房户,目前已动工建设户,竣工户,年内将全面解决。
民生
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漳州市坚持民生优先,去年实施完成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小学校安和扩容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快速推进,新农合筹资水平、农村低保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大幅提升,“五馆一歌”建设全面推进,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套(户)、基本建成套。
》》》》》
正新橡胶:两翼齐飞打造大汽车产业
正新二期新落成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进行试投产。
本报讯 连日来,位于龙海市港尾镇的台资企业正新(漳州)橡胶公司轮胎车间里,生产线上的设备连轴转,工人们忙着生产农用电动三轮车真空胎。该项目总用地亩,计划总投资10亿美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创产值超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成为亚洲最大的单厂生产电动车、摩托车轮胎的企业。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正新企业在全国汽车行业增速逐步放缓的情况下,深挖细分市场,1-7月预计实现产值7.9亿元,税收万元,实现逆势上扬。目前,仅农用电动三轮车真空胎就日产2万多条,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正新二期项目共新增26个生产车间,已经建成19个车间,其中7个试投产,12个正在抓紧进行设备安装,二期全部达产后日可生产车胎15万条,年创产值15亿元。
正新橡胶的落户,填补了漳州汽配产业空白,吸引了士兴钢构、新港热能等配套项目,厦大科技园、富泽硅胶等链接项目的集聚。目前,龙海正在积极对接总投资30亿元的正新胶料厂等项目,推进橡胶产业链加快形成。
豪氏威马:造出全球最大移动式岸吊
胡引子
福建豪氏威马港铁制品有限公司坐落在漳州开发区内,是全球起重、钻井和海底解决方案领域的专家。
年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超过2.71亿美元,豪氏威马已累计生产了超百台吊机,曾多次被评为漳州纳税大户。
公司自行设计生产用于装卸该公司出运产品的吊装设备“擎天吊”,可一次抓举吨,起吊米,为全球最大移动式岸吊。
图为豪氏威马生产车间(摄于近日)。
胡引子摄影报道
大闽食品:“科技+”,让饮料产业大不同
本报讯 雀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星巴克、统一……人们熟知这些国际饮料界巨头,却可能没听说过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正是地处漳州龙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大闽食品,成了这些饮料界巨头的全球原料供应商。
成立于年的茶提取物生产企业大闽食品,凭借行业最前沿的科研水平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茶提取物生产商、第三大天然植物提取物生产商,拥有茶提取物全国65%、全球15%的市场份额。
走进大闽,看不到晾青、杀青、揉捻、烘焙这样的制茶生产线,却能看到国内茶企中绝无仅有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占地多平方米的高规格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利用乌龙茶生产中产生的碎末制成高端速溶黑茶,是企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去年,通过“6·18”平台,大闽携手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此项技术攻关,而今项目已顺利投产。
公司副董事长朱世强介绍,依靠这一新技术,企业一条年产吨速溶黑茶的生产线已投入使用,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0万元、利税万元。“更重要的是,新技术大幅提升中低档茶叶的附加值,增加茶叶制品出口的竞争力。”
——————————————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gc
.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