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在中秋夜,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月与八卦楼。摄于年9月8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虽然没有春节的热闹,但我小时候,还是很盼望早点来到,因为当时物资紧缺,中秋节可以吃上月饼,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喜事。而且中秋节是一个很好玩的节日,卜针卦就可能玩上一阵子。把缝衣针放在水面,得非常的细心与耐心,稍一不慎,就沉下去了。虽然只是孩子,并不求姻缘,但也是想着能成功,好在总有些是浮在水面的,就兴奋起来。虽然听说中秋去偷甘蔗,农民不会抓,但也不敢去。倒是有些年纪大点的,真的去偷,果真没被抓。
年9月8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全食的红月亮。
中秋月与九龙江江滨
据说中秋节晚点睡觉,是可以增添长辈的寿,但一般也就到半夜12点,就算是很晚了。年10月6日的中秋节,恰是月全食,电台早早就预告了。为了看月全食,一帮孩子就是我家后面的空地上,聊天等着看。大约到2点多,月食才开始,直到约4点时结束。熬了一夜的孩子们,才上床睡觉。
中秋月与战备大桥
祭拜月娘的供品
在漳州,中秋节一直是一年中较重要的节目。民俗在中秋夜,在空地里摆放桌子,对着月亮祭拜,祭拜的供品有茶水、月饼、红柿、甘蔗、柚子及一碗清水、占卦的针等。供品要凑成双数,如果是求姻缘,甘蔗还得扎上红丝线。祭拜前先净手,然后焚香许愿,祈求月娘垂恩,让一家平安,姻缘有成。
供品要凑成双数,如果是求姻缘,甘蔗还得扎上红丝线。
祭拜后,就是卜针卦。取一支新的缝衣针,在头发上擦一会,小心翼翼地放在碗里的水面,针就会浮在水面。再次放下一支针,如果两支针合拢,就预示婚姻可以成功;如果两支针一直合不拢,则婚姻无望。
卜针卦
二是“偷听话”。所谓的偷听,是在祭拜后,出门听路上行人说话,听到的第一句话,如果是好话,就预示今年好兆头;如果听到的是不吉利的话,算是今年运气不佳。
三是“偷甘蔗”。夜半时到田里偷一根甘蔗,如果这根甘蔗从头到尾都很好,就预示今年运气好;如果这根甘蔗有蛀洞,按蛀洞的位置来预示一年的运气。头部蛀洞预示年头运气不好,中部蛀洞预示年中运气不好,尾部蛀洞预示年底运气不好。
最后是“晚睡觉”。据说晚睡觉可以添长辈的寿,越晚越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初期白癜风主要有哪些症状白癜风治疗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wh/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