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老外看小康漳州如何解开ldquo幸福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69.html

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也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目标完成之年

小康生活什么样

看看老外怎么说

外籍教授潘维廉年再出发

感受花样漳州

现在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老外眼里的“脱贫奔小康”

潘维廉

人称“老潘”,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位持绿卡的外国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

作为一名厦门大学

经济学科的美籍教授

不见外的潘维廉是怎么看待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这个目标的呢?

习近平年说年要建成小康,但是小小的国家都没办法这样做,世界最大的人口国怎么才能这样做呢?

带着一摞的疑问

老潘开启了自己的漳州之行

01

漳州诏安西梧村——

渔村蝶变看乡民晒幸福

漳州诏安和广东交界,这个福建最南端的县城,这次老潘深入走访了诏安西梧村,这里的村民世代靠海为生,如今连村里的老人都加入到牡蛎加工生产当中来。

牡蛎成为西梧村支柱产业,以前,这里的环境是脏乱的,当地有句话形容西梧村叫“路颠水咸人人嫌”。

“路颠水咸人人嫌”由来

“路颠”就是牡蛎壳铺在地上,路很不平。

“水咸”就是牡蛎壳从海里捞出来,雨水冲刷之后,渗透到地下水,水就很咸。

“人人嫌”就是牡蛎壳有很多垃圾很臭,招来很多蚊子、苍蝇,所以就叫人人嫌。

年,西梧村重点引进了一家专门加工牡蛎壳的企业,他们带来的新技术使得以往废旧的牡蛎壳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并且变废为宝,还为西梧村创造了生产效益。

环境美了,收入高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老潘随机入户采访了一位村民,她含泪告诉老潘,当初要嫁来穷困的西梧村可是气坏了娘家人,而如今天翻地覆的西梧村不但没有让她后悔,还让她很自豪。

02

漳州华安官畲村——

七彩官畲体验乡村巨变

华安官畲村是漳州山区的脱贫典范

俗话说靠山吃山,为了改变命运老支书带领村民种茶,这也曾经给官畲村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

种茶让村民们摆脱了贫困,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茶叶种植产量和市场都会遇到瓶颈,此时官畲村遇上了旅游开发的热潮。

山间七彩屋、民俗歌伴舞,合理的规划加上少数民族概念,如今这个想要打造成爱情主题摄影圣地的“高山畲寨”俨然成为漳州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引来不少游客休闲度假。

漳州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如今

“旅游兴村”成为了

官畲人手中的“幸福密码”

03

平和县霞寨镇高寨村——

柚海奇观算脱贫小账本

平和县霞寨镇高寨村号称“柚海布达拉宫”。在这里,蜜柚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交融结出了硕果。当地先后投资万元建成了柚海健身漫道、索桥、观景长廊。

现在的平和高寨村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累计接待游客多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3.5万元增长到28万元。如今的高寨村依靠小小的蜜柚不断演绎着甜蜜的事业。

走过了这三个

漳州精准扶贫的典型村

老潘对漳州的印象

来了一个度的转弯

不仅是漳州农村

全中国的乡村

每天都在全面脱贫

奔小康的道路上奔跑

更多详情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wh/112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