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古月港瓷窑情,继往海丝话漳州四


《东屿文峰》—明朝·文三俊突兀危峰耸,浮图砥东海;草庐微啸咏,石艇自玲珑。蜃飞百川外,龙腾万壑中;云雷过日夜,不变摩苍穹。文峰塔(塔屿),明嘉靖5年(年)由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该塔座落于漳州市东山县铜山古城东门外海面外,具有灯塔、引导等航海功能性,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古塔游记重游故地,领略漳州海丝文化精华,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沧桑的蒙雾,共同感受古塔最美的情怀!文峰塔,位于东山县东门屿之南,海拔近百米的文峰山之上。由海的方向眺望,就如一份守候,亲近而暖心。从东门屿的南码头,沿着向西南方向前行,就来到东门屿主峰文峰山脚,一条山间小径呈现在眼前。石阶共多级,蜿蜒曲折,直达山顶。坐于半山凉亭小憩,追忆四百年风雨历程。明嘉靖五年(年),福建巡海道蔡潮到东山巡视,体察民情,得知东门屿附近,无风也起三尺浪,沉船海难经常发生,便决定为往来这一带海域的船只航行安全,在屿修建石塔作为航标。一声令下,云霄、诏安、东山等沿海各府民工纷纷出财出力,积极建塔。塔为密檐式实心石塔,全部由花岗岩石砌成,塔高十几米,座围14米,塔顶由两个葫芦状石头叠成,其中最顶端的小葫芦因长年累月战风抗震,已稍微倾斜。塔身高高耸立,笔直挺拔,直入苍穹,从海面上一眼就可了然。东山岛,因独特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与此同时,东山海域航道密布、水情复杂、岛礁繁多,文峰塔的成功修建,对过往船只保驾护航,乃至对古代月港的兴盛衰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文峰塔的“地标”作用至今仍在发挥效用,并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希望之光而继续存在。再品古塔文峰塔还有一奇特之处,便是它是佛道结合的产物。塔高七层,应了佛教“七级浮屠”之说;塔中部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雕有四幅浮雕,分明是慈佛端坐。同时,塔为八角形,形似八卦;塔顶有一个由两块石头相叠而成的葫芦,这两样,又确确实实是道教的象征。究竟这塔属佛属道,抑或是亦佛亦道,就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四百多年来,文峰塔历经无数次的台风地震,依然傲然挺立,安然无恙,风雨沧桑,百年古塔已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多的,已经是一份信仰!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s/17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