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平台,以服务海内外藏家、行家和研究者为己任。为满足联盟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将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引向深入,联盟特开辟『学术』专栏,将陆续刊发一些行业重要人士的研究性文章,欢迎海内外方家赐稿,联盟将开放资源,与研究者对接,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今天推送的李宝平先生的《近年有关明代瓷器的英文书籍、展览和研究》是一篇关于明代瓷器研究的重要文献,文章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与明代瓷器有关的展览和出版,涉及图录资料40余种,基本囊括了最新明瓷有关资料成果,无论是专家做研究还是行家做功课,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信息,建议收藏。李宝平博士苏富比拍卖行高级国际学者、董事;悉尼大学荣誉研究员;英国东方陶瓷学会理事,常驻英国。本文最初发表于北京大学《陶瓷考古通讯》总第一期(年1月),此次作者授权联盟发表,并更新年以来最新资料,特此致谢!
明代瓷器在全世界一直享有崇高声誉,相关英文专著及带研究文章的展览收藏图录等屡有出版。有关明瓷的英文研究,大体而言似乎分为两大主流,一为对世界各地博物馆馆藏明瓷尤其是官窑瓷器的著录与研究,涉及到断代、与中国及世界各地公私收藏或出土类似明瓷的对比分析,及有关的陶瓷史、宫廷艺术、美术史研究等。另外一条主线更侧重贸易史的研究,例如从景德镇、福建等窑各种明代瓷器在全球各地陆上、水下考古发现及传世品研究,来探讨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远及欧美等地有关的贸易体系、网络及全球贸易等问题。这种不同的研究重点仅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鲜有学者会专注于一点而不及其余。
国外英文明瓷专书
就笔者所知较广为参引的英文明瓷收藏图录,有大英博物馆霍吉淑女士(JessicaHarrison-Hall)撰写的该馆馆藏元代后期及明代瓷器图录CatalogueofLateYuanandMingCeramicsintheBritishMuseum(TheBritishMuseumPress,)。
图:CatalogueofLateYuanandMingCeramicsintheBritishMuseum
图:永乐青花梅瓶,高33.5厘米,大英博物馆藏。
此外,康蕊君女士(ReginaKrahl)为瑞士玫茵堂藏瓷经年撰写的四卷六巨册收藏图录ChineseCeramicsfromtheMeiyintangCollection,有关元明清瓷器的为卷二前期收藏(ArtBooksInternational,)和卷四后期入藏品(ParadouWriting,,分两册),其中有许多明代瓷器。玫茵堂藏瓷的元明清部分从年春季开始于香港苏富比连续几次拍卖,到年春拍出版的五册拍卖图录中(TheMeiyintangCollection:AnImportantSelectionofImperialChinesePorcelains),自然有不少明瓷,其中一些珍稀器物有康蕊君撰写的专文介绍。康蕊君曾为土耳其托普卡普博物馆(TopkapiSarayMuseum)撰写馆藏中国陶瓷图录,现为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长及苏富比拍卖行顾问(注:康蕊君年卸任东方陶瓷学会会长,霍吉淑接任会长)。
图:成化斗彩鸡缸杯,“大明成化年制”款,口径8.2厘米,仇焱之、瑞士玫茵堂旧藏,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现藏上海龙美术馆。
进入年又至少有两本英文专书问世。一为毕宗陶女士(StaceyPierson)撰写的FromObjecttoConcept:GlobalConsumptionandtheTransformationofMingPorcelain(《从器物到观念-明瓷的全球消费及其意义转化》,页,彩图41幅。香港大学出版社年1月出版,预计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5、6月另在英美发行)。该书讨论对明代瓷器的全球性消费欣赏导致明瓷升格为异域文化标志以及珍宝象征的进程。全书分四部分,首先介绍14-17世纪明朝中国内部对明瓷的使用欣赏,其次讨论15-17世纪明瓷在全球各地包括欧洲与美洲的出口与使用。第三部分讨论18-20世纪英语文化圈中,theMingVase(明代瓷瓶)一词如何出现并广泛使用,到20世纪早期成为英文中比喻珍贵之物、贵重无价以及脆弱易碎等涵义的常见修辞用语。书中最后一部分探讨19-21世纪明瓷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从器物升格为艺术品。本书之撰著,发端于数年前时任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藏中国陶瓷主管毕宗陶策划的一个小型明瓷特展,当时未出图录。近年大维德基金会藏瓷并入大英博物馆,毕宗陶留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陶瓷史高级讲师,兼任英国东方陶瓷学会荣誉秘书及会刊主编。
预计年6月发行的荷兰KeramiekmuseumPrincessehof陶瓷博物馆收藏的明瓷图录,也令人期待。该博物馆位于荷兰北部陆瓦尔登市(Leeuwarden),得名于荷兰MarieLouise王妃(–)。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四世(WilliamIV,PrinceofOrange,-)长大成人开始亲政,其母MarieLouise王妃结束始于年的摄政,将现属博物馆一部分的小型宫殿购为住所并开始收藏陶瓷。-年MarieLouise王妃又为其幼孙奥兰治亲王威廉五世摄政,直至去世。王妃去世后该住所被分为三处,之后荷兰公证律师、收藏家NanneOttema(–)及其妻得有其中一处,并于年成立陶瓷博物馆。Princessehof博物馆现为荷兰的国家陶瓷博物馆,收藏有亚洲、伊斯兰及欧洲陶瓷,世界闻名,藏品多数为Ottema先生集藏。博物馆名Princessehof意为王妃庭院,年该博物馆出版的漳州窑图录扉页,印刷有“公主堂印”章,则馆名或可意译为“公主堂(或王妃宫)陶瓷博物馆”。
公主堂陶瓷博物馆于年3.24-10.27日举办题为“玄明”(HetmysterieMing)的展览,向公众展出約多件稀有的馆藏明代瓷瓶、餐具、瓷壺等。配合该展览,还将出版图录MING!PorcelainforaGlobalisedTrade(ArnoldscheVerlagsanstalt)(《明——全球化贸易之瓷》),约页,彩图幅。该书明瓷包括种类丰富的宫廷御用瓷器,为欧洲市场生产的克拉克瓷,以及沉没于万历四十四年()和崇祯十六年()的白狮号(WitteLeeuw)和哈彻号(theHatcherCargo)沉船打捞瓷器等。该书还首次详尽介绍了为荷兰前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生产的外销瓷,包括国内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临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j/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