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一键开启美食模式来漳州就应该ldqu


除了拥有云水谣、东山岛等秀美的自然景观,千年的风雨,赋予了漳州意味悠长的文化痕迹。七月初,中新社福建分社赴漳州市开展“第一家园”建设主题采访活动,走访漳州多处台湾名人祖地与海丝史迹。回来后,我们整理了一份地道的攻略,希望大家可以跟随我们的脚步,感受花样漳州除了美丽外,不一样的魅力。

漳州这些小吃千万别错过!

漳州是中国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据目前统计,漳州传统小吃有8大类多个品种。据说古人有云“游在苏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其品种丰富多样,风味独特,令人难忘。四果汤、刨冰、三角粿、麻糍……50块以内让你吃完扶墙走还眼馋想吃更多。这些美味的小吃你过几样呢?

四果汤/刨冰:每到夏季,漳州的大街小巷都会有很多卖四果汤和刨冰的小贩,在炎热的夏季,来一碗四果汤或者刨冰,真的清凉又降火。

四果汤。叶秋云摄

刨冰。叶秋云摄

三角粿:三角粿表层呈现金黄酥脆,里面白而细嫩,沾上特制酱料,趁热咬上一口,香甜酸辣咸,五味迸发。

三角糕。叶秋云摄

麻糍:洁白的糯米皮包上炸得酥脆的扁食皮,再加上细细的花生碎,最后再在芝麻粉上打个滚,口感特别丰富。

麻糍。叶秋云摄

卤面:漳州的卤面的精华就是盖在面上面的卤料,加上五香卷、大肠、卤豆腐、卤蛋这些配料,再加点香菜和辣椒油,吃上一碗真是让人大饱口福。

图/漳州微友圈五香卷:五香卷是保守好评的闽南美食,而最正宗最好吃的五香卷就在漳州。咬一口,满口都是喷香软糯的肉馅,绝对是其他地方尝不到的美味。图/漳州微友圈

猫仔粥:猫仔粥是最具有漳州沿海特色的小吃。但是猫仔粥并不是用猫肉煮成的粥,而是用家禽肉和各种海鲜煮出来的粥。

图/漳州微友圈

好吃的真的太多了!在漳州,只有向天再借五个胃,才敢去品尝当地美食

“四美堂”:海峡两岸萧氏涌山派祖祠

漳州不仅保留着古早味,还保留着古老的建筑。

在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霞涌(下永)村,有一座遗世独立的海峡两岸萧氏涌山派的祖祠“四美堂”,供奉涌山派肇基始祖萧孟容公妈及五代先祖。

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交往越来越热络,每年都有来自台湾的萧氏宗亲回到南靖扫墓探亲,共叙宗亲情谊。

“四美堂”,供奉涌山派肇基始祖萧孟容公妈及五代先祖。王东明摄

龙海市月港遗址:“闽南一大都会”“小苏杭”

曾经的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月港,从明朝宣德年间悄然而起;历经景泰、成化崛起;隆庆元年,在月港开设“洋市”,部分开放海禁,一时间“海舶鳞集,商贾咸聚”,月港成为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因此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小苏杭”。

走进漳州龙海市月港遗址,在旁边的豆巷依旧零星地可以找到旧时商铺,民居以及庙宇等等的建筑,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这个渔村小港与“海丝”的紧密联结。

龙海市月港遗址。王东明摄南靖东溪窑遗址:见证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叫做海上陶瓷之路。而漳州,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区域。依托漳州月港,漳州生产的名贵瓷器大批运销日本、东南亚、非洲、美洲、乃至欧洲。直到今天,这些国家的各大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还收藏着大量漳州窑珍品。东溪窑正是中国闽南地区明清时期的一处大规模外销瓷窑场。目前已发掘出窑炉区、作坊区和生活区共平方米。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明清时期瓷器生产贸易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图为福建漳州南靖东溪窑遗址。王东明摄

在灯光照射下,瓷器表面的青花纹栩栩如生,清晰可见,好似一幅秀气的工笔画,足见当时烧瓷的师傅技法之高。

漳州窑珍品。王东明摄

台湾“公车上书”第一人汪春源故居

这座平日看上去不起眼的院落大门,曾住着一位了不起的主人。

它的主人汪春源,是台湾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年辛亥革命爆发,汪春源辞官回到祖籍福建,先是住在厦门史巷,后相中山好水好的漳州,定居于此。

文中介绍的地方,你都去过几个?漳州还有哪些沉积着历史遗韵,独自美丽的地方,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哮天犬是什么颜色?“80后”神像画传承人告诉你…

爱心会枯竭,同情易疲劳,如何预防“捐款疲劳”?

历史首次!福建学生斩获国际金牌!

来源:本网

图片:王东明叶秋云

编辑:彭莉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jt/101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