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扎实推动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漳州


年以来,漳州市国税局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按照夯实基础、提升水平、实现跨越的工作思路,凝聚共识、狠抓落实,不断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树立品牌,推动文明创建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创建水平持续提升,为加快漳州国税现代化、服务“富美漳州”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市局党组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思路、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全员创建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是抓“龙头”强组织。专门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单位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创建工作办公室,在全局17个科室和稽查局设立创建工作联络员,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召开党组会听取汇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解决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创建体系。

二是抓学习明思路。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文明办关于创建工作的指示要求,组织创建办人员多次赴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文明办主任石建平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创建意义提升工作站位、树立创建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坚持创建为民抓好任务落实、完善创建机制务求长效常态。创建工作思路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得力、成效也更加明显。

三是抓保障建机制。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加强创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把创建活动写在文件上、严在制度上、落在行动上,做到组织领导有机构、创建届期有规划、每年年初有计划、具体活动有方案,责任分解有落实,创建经费有保障,工作落实有监督,目标考核有制度,创建结果有奖惩,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闭路循环,促进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抓参与造声势。专题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动员大会,邀请市文明办黄江辉主任、省局教育处张道金副巡视员授课指导,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凝聚创建共识。用“不留死角”的环境设置,达到“润物无声”的文明风尚传播效果;用合理的活动组织筹划,实现全员参与的文明创建目标;用绩效考评的“法宝”,激发干部参与文明创建的不竭动力。着力营造了人人知创建、人人想创建、人人抓创建的浓厚氛围。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实现了“双百”目标。

漳州市国税局“两学一做”走进华安

二、聚焦税收主业,凸显文明创建的行业特点。

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根本目的,把创建工作放到如何促进国税事业发展的环境中研究,放到如何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定位。

一是围绕中心履使命。面对经济新常态挑战,增强法治思维,严格贯彻组织收入原则,依照法律规定征收;迎难而上,以提高收入质量、应收尽收为主旨,向管理要收入,向服务要收入,向改革要收入,向打击违法犯罪要收入,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税收总量从年的92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年截至8月31日,组织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9.21%。

二是降低成本优环境。积极服务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打好“降成本优环境”组合拳。建立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监控台账,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探索“互联网+纳税服务”,降低企业办税成本;帮助金融机构和优质企业“牵线搭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协助企业开展内部税务风险控制,降低企业风险成本。年办理出口退税41.5亿元,办理各类减免税21.07亿元。年1-8月,办理出口退税28.98亿元,同比增长4.8%;办理减免税23.8亿元,同比增长44.1%。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改革惠民生。结合漳州实际,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制度、国地税深度合作等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尤其是年,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在“营改增”试点、“金三”上线等重大任务面前,全面开启“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确保了两项重大任务取得阶段性胜利,对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作出表扬性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市国税局推出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等“额外”服务制度,办税高峰期干部职工尤其是窗口服务人员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三、弘扬核心价值,树起文明创建的精神支柱。

引导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税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唱响“道德组歌”。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大项活动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设“国税文化道德大讲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国税特色文化的先行者、“四德”的践行者,着力构建漳州国税文化理念体系。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勤俭节约、“文明餐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鼓励和倡导干部职工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二是树立“英模群像”。发挥平和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科“全国巾帼文明岗”先进团队的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批优秀服务团队,全市系统有3个单位获评福建省第八届“文明行业创建竞赛活动示范点”,12个窗口单位被评为漳州市第三届“五星级窗口单位”,3个被评为“四星级窗口单位”。积极开展向“全国先进工作者”林镇权学习活动,大力选树、传播“福建省国税十大先进工作者”庄丽云的先进事迹,挖掘和宣传了在“营改增”试点中涌现出的黄少通、李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三是构建“文明阵地”。与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在《漳州广播电视报》联合开辟《文明之窗》专栏。与漳州电视台合作拍摄了《漳州国税文明创建在行动》专题片。投入余万展开了市局新的文化展厅建设工作,制作了文明创建专题网页,建设了廉政文化走廊,在醒目处设置文明创建横幅标牌、横幅、板报等。完善了机关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构建了网络、报纸、电视、文化走廊等“多位一体”的文明阵地,为文明创建提供了平台、浓厚了氛围。

大力推广O2O涉税业务办理、电子税务体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试点等信息化服务举措,开启纳税服务“加速度”。

四、优化纳税服务,打造文明创建的优质品牌。

坚持把转变纳税服务的理念、内容、方式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树好形象、打造品牌。

一是做好“加法”,打造真情服务品牌。引导干部职工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定期组织文明礼仪培训,倡导微笑服务、真情服务,要求干部职工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把纳税人放在心上,用真情换真心,构建和谐融洽的征纳关系。通过给干部职工“加担子”来为纳税人减负担,推出了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等“额外”服务制度,办税高峰期干部职工尤其是窗口服务人员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纳税人回访满意度连年保持在百分百。

二是做好减法,打造便捷服务品牌。近年来,先后推出了首问责任制、“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涉税业务全城通办、免填单等20多项为纳税人减负的服务举措。开通了银税互动项目“税易贷”、“税贷通”等服务平台。年,还主动推进与地税部门的深度合作,先后在芗城、长泰等多地开展试点,推出国地税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以及国地税部门“共用办税厅、畅通业务流”等联合办税新模式,减少了企业在办税时间、空间、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三是做好“乘法”,打造创新服务品牌。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纳税服务”模式,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用信息化手段为纳税服务装上“倍增器”。全省首家自主开发了“税信通”手机纳税服务平台,获得省局年度创新项目二等奖,并于年升级为“闽税通”在全省推广运用。自主开发“容缺备忘”服务管理系统,发票领用、纳税证明等21种表证单书实行缺件备忘服务。大力推广O2O涉税业务办理、电子税务体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试点等信息化服务举措,开启纳税服务“加速度”。新媒体在税收宣传和纳税服务中的效果也日益凸显。

芗城国税局启用全市最大的24小时国地税自助办税厅,突破8小时工作时间限制。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zy/55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