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自曝光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
这一事件缘起于一名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这名家长发帖称,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
中关村二小在其发布的《关于“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中,对“事件发生的基本经过”和“事件发生后学校所做的工作”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究竟是不是欺凌、谁来认定欺凌、是不是校方认为不是欺凌就不是欺凌?这些是处理校园欺凌事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没有得到严肃处理,愈演愈烈,就是因为一些学校将校园欺凌行为当作“恶作剧”“玩笑”加以轻描淡写。受欺凌学生及其家长处于相对弱势,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结果是被欺凌者往往只有忍气吞声,而欺凌者则被纵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校自己做的调查缺少第三方,可信度有待提高。因为学校与当事人是直接相关的,这一事件又和学校的声誉相关。究竟是不是校园欺凌,要看在客观上对受害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是国际上通行的鉴别校园欺凌的方法。”储朝晖说。
熊丙奇认为,调查、处理校园欺凌行为,在校园内也必须有合法的程序,不能由学校行政部门主导调查。由于学校也是利益相关方,事关学校声誉,因此,由学校行政处理,事情很可能被淡化,甚至不了了之。对于涉嫌校园欺凌这类行为的调查、处理,应该由学校学生事务中心进行,学生事务中心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社会人士代表(社区代表和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的调查委员会,进行独立调查,并在调查中举行听证会,听取当事学生的陈述。最后,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罚,并告知学生。学生如果不服处罚,可提出申诉,学生事务中心再成立申诉委员会进一步启动调查,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总体来看,学校单方面结论还不够充分,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结论才更准确一些。”储朝晖说。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今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伤害事件。在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认为,预警和防治校园欺凌,实际上也是国际难题。
各国怎么做
年我国印发两部文件,对校园伤害现象正式“亮剑”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曾印发《关于开展校园伤害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针对校园伤害暴力现象展开为期9个月的专项治理。
11月11日,教育部又公布了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的内容:
一、健全应急预案禁止学生携管制刀具入校;
二、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警务室或治安岗亭;
三、严惩欺凌暴力,教唆、利用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从重惩处;
《指导意见》特别规定,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有效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案事件发生。
四、处置校园伤害事件严格保护学生隐私。《指导意见》特别指出,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
五、落实家长监护责任防止媒体过度渲染事件细节。
另外,关于学生在学校遭受人身损害之后的责任认定,我国法律早已有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章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美国:严厉立法惩处校园欺凌行为
美国从年以来,开始立法严厉惩处校园欺凌行为。近年来,全美有约45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主要针对学校欺凌。
并且,美国官方还设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
美国还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校园安全管理计划,并且同时从学校、家庭、媒体等社会层面采取措施。
英国:建立校园欺凌防止体系
在英国,所有学校都必须制定完善且强有力的反欺凌政策,来预防和应对一切形式欺凌事件的发生,告知所有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并按计划在校内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活动,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欺凌是不被容许的。
在课堂或活动、会议中,学校让学生讨论他们被欺凌的原因,并主动搜索学生之间存在的隐性冲突,第一时间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
英国教育部在年颁布的“学校行为纪律”中明确表明,教师有权在校内和校外对学生进行管教。学生一旦出现法律禁止的行为,校长即可依法处以课后留校或停学处分,不予宽贷,以遏止类似行为发生。
日本:多管齐下
年,日本官方正式将校园欺凌现象作为社会问题列入统计范畴。日本政府一直以来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校园欺凌。
为此,在教育改革中,日本政府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减少其紧张和压力,避免由此引发的校园暴力。
此外,日本政府还颁布了《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地方政府和警方三方联手应对校园欺凌,有助于减少学校对欺凌问题漠视不管的现象。
澳大利亚:设立网站互动
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辱行为”运动,并建立了互动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对付欺辱、骚扰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
政府采取的保护学生健康安全的措施包括: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欺辱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骚扰,以大欺小等现象。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源:新华社、中国日报、法制日报
:
“漳州律师”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
本文经由智飞微管家编辑上传,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
漳州优秀律师展示
蓝潮永律师是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漳州市人民政府法律人才库专家,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律师执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被评为首届“漳州市优秀律师”。
蓝潮永律师团队业务范围:1、常年法律顾问,2、行政争议,3、土地房产,4、建设工程,5、合同审查及履约监督,6、民间借贷,7、交通事故赔偿,8、股权设计及纠纷处理,9、投融资及危机处理,10、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11、财富传承及税务筹划,12、投资移民。
邮编:
E-mail:
qq.
个人网站:www.lanchaoyong.
移民网站:
友情提示:1、网络咨询由律师助理负责解答;2、如果需要蓝潮永律师本人亲自解答,请拨打蓝潮永律师的手机()或者到南州律师事务所当面咨询(需预约);3、不受理短信咨询和QQ咨询;4、不接受刑事辩护、离婚、医疗纠纷和劳动争议的咨询及案件代理。
-------------------------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甲氧沙林溶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zy/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