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追本溯源漳州有涂志伟,嘉兴有兰博文化


姓氏和家谱文化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丰富了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凝聚力。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不仅地缘关系密切,更有浓于水的血缘亲情,台湾人口中有35.8%祖籍漳州。据考证,漳州有多个姓氏迁台肇基,台湾个大姓中,大部分可以在漳州找到对应的族谱。

台中的简家祠堂挂有这样一副对联:“千秋烟祀永在前,远可追,流可溯;百世子引能继武,木有本,水有源。”自年以来,前来漳州寻根谒祖的台湾姓氏达80多个,55万余人。

年6月,台南市佳里区海澄里杨姓与漳州乡亲互赠族谱

谈起漳台的族谱对接和台湾同胞寻根,就必须提到一个人——涂志伟。他担任漳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这十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台湾与漳州的族谱对接,编写了《漳州姓氏》《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等漳台族谱和宗族资料,尽心竭力帮助许多回漳州一带寻根的台湾同胞找寻自己的祖地。

寻根并不简单。由于年代久远,台湾同胞记录的祖籍地点名称很多已经有所变化,甚至在资料中“查无此地”。即使找到了地点,几百年过去,如今在这个地点生活的宗族是否是原来的宗族也需要重新考察、确定。再加上,早期迁移到台湾的漳州人筚路褴褛,有一些并不能识文断字,记载族谱的事情往往被搁置,因此两岸的族谱经常出现断代的情况,寻找的难度可想而知。

闽台族谱对接馆

涂志伟帮助过的台胞中,有一位陈姓台胞来自台南县山上乡。几年前,他来到上海做生意,家乡的亲人便嘱托他回漳州寻根。可是,这位陈姓台胞到漳州寻根三次,几乎把漳州所有市县的陈姓聚居地都跑遍了,仍然没有收获。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这位陈姓台胞找到了涂志伟。

涂志伟回忆说:“当时,他只知道一个地名,叫做‘南门外蛇仔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但这个地名在当今的漳州并不存在。我就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历史地名入手,搞清楚‘南门外蛇仔仑’究竟是哪个地方,但是当时的资料还不齐全,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另一方面从陈姓宗族源流进行查找。但这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陈姓是漳州的第一大姓,根根脉脉非常多。”寻根一时陷入了困境。

闽台族谱对接馆

后来,涂志伟的一位朋友发现,《漳州文化志》中记载着,漳州已故文史界老前辈王作人的埋葬地点附近就有“蛇仔仑”,该地是现在的龙海九湖镇衍护村。再经过族谱查阅、不厌其烦地比对,最终才得以确定。此时,距离陈姓台胞找到涂志伟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半的时间。

找寻到自己的祖籍,这位陈姓台胞十分激动,得知消息的当天就立即赶到衍护村认亲。随后,他带着台湾的家族代表来到漳州,正式地将双方的族谱续接在一起。

涂志伟的文章发表于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的季刊《台湾源流》

年11月,漳州市建成了“漳台族谱对接馆”,年又开通“漳台族谱对接网”,通过大量族谱资料和文物,为台湾同胞回乡寻找血脉源流提供信息与线索。

查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来,涂志伟已经通过文献比对与田野调查,义务帮助众多台湾同胞找寻到祖籍地。不仅如此,许多漳州宗族在他的推动与带引下,主动到台湾寻找族亲。“没有姓氏和宗族,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不知道我们是谁。”涂志伟说。

漳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涂志伟接受记者采访

(来源:海峡之声网)

漳州有涂志伟嘉兴有兰博文化

嘉兴市兰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通过修谱建网推广家文化,通过推广家文化修谱建网,用互联网家谱传递幸福,实现通谱、通网、通文化、通思想、通渠道、通信息、通标准、通财富。

公司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将在全市范围内,在社区、村镇进行场“家文化公益讲座”。通过对家文化的讲解和普及,让更多的嘉兴人重新开始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zy/16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