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孙艺真
作为厦漳泉经济圈的重要一环,漳州在副省级城市厦门、福建GDP“一哥”泉州的“夹缝”中,加快厦漳同城化步伐,在创新发展上频亮新招。
11月6日,漳州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大会开幕。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伟泽在会上表示,目前,漳州正着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致力于打造工业新城,大步推进建设数字漳州、智慧城市,并在网络安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此外,漳州还加码推动“夜经济”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夜间项目”,以此增加消费潜力,带动城市发展。
年前三季度,这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古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亿元,增长7.2%,成为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一环。
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厦门湾创业新高地
漳州地处厦门湾西南侧,与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厦门一水相隔。站在漳州,就可以眺望厦门鼓浪屿各式老建筑和厦门岛上的高楼。年9月8日,厦漳跨海大桥降费通行政策正式实施,厦漳同城化步伐加快。
漳州拥有大陆海岸线公里,远远超过厦门的公里。年5月,《厦门港总体规划》获批,规划范围包括厦门、漳州两市所辖海岸线及相关水、陆域,形成“环两湾辖九区”的总体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漳州在厦门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而在《规划》获批前一个月,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提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战略发展举措。据福建日报报道,“大抓工业”就是要旗帜鲜明抓工业,坚持不懈抓工业,久久为功抓工业;“抓大工业”就是要通过优化存量,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在漳州市推进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漳州开发区是一个典型。开发区重点向海洋工程产业、泛信息产业和食品工业三方面发力,实施精准产业招商、市场化专业招商加快产业项目引进,持续对接38个实体产业项目。
作为厦漳同城化先行示范区,漳州开发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在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方面,漳州开发区现已建成并投用泊位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港口吞吐能力达万吨以上。开通近20条国内外货运航线,跻身“国家一类口岸”,成为“对台货物直航港”和福建省最大的散杂货公共码头之一。
漳州开发区提出,将工业发展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创建“金融创新实践区”,打造厦门湾创业新高地。由福建省政府和招商局集团共同合作总规模亿元的福建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已经在漳州开发区设立,首期规模52亿元,设立了3亿元的生态智慧创投基金,加快众创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11月6日,漳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游卫东告诉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zy/1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