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头条海丝申遗调研组到南靖实地考


12月29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等8名专家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调研组到南靖县实地考察东溪窑遗址,详细察看了碗窑坑、封门坑两个遗址及其出土器物标本。

东溪窑是明清时期闽南地区著名的外销瓷产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靖东溪窑以封门坑、碗窑坑等窑炉遗迹和文化层为中心,规模宏大,产品种类丰富,有青瓷、白瓷、酱黑釉等,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

漳州市副市长兰万安、南靖县政协主席曾连端、副县长刘升蔚、县政协副主席叶国富陪同考察。

背景介绍

南靖县地处闽南,是闽南沿海地区的山区县。靠山面海,境内大部分为山地、丘陵,船场溪、龙山溪、花山溪流经县域,明清时期水运十分发达,直通月港。由于瓷土矿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为南靖的陶瓷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宋元时期南靖境内的一些地方,人们纷纷建窑烧瓷。明清时代漳州月港取代泉州港,南靖的窑业生产出现大发展态势,在这些窑址中有的生产规模较大,特别是以南靖东溪窑为中心的窑群,生产年代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期,生产的瓷器有一部分内销,大部分以外销为目的,为福建明清时期外销瓷的著名产地之一,很多瓷器在国外如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发现较多,考古学界认定南靖窑和其他漳州地区明清时期的古窑址一样是以生产外销陶瓷为主的民间窑场。

申遗点概况

东溪窑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南宋。经普查,南靖金山镇赤尾山的南宋窑遗址规模宏大。从南宋至明末清初,直至上世纪70年代整个永丰溪上游流域遍布数以百计的窑址。

清末杨巽从《漳州什记》载:“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其分布面积广,数量多,民间有“东溪十八窑群”和“小漳州”之说,以封门坑、碗窑坑等窑炉遗迹和文化层为中心,规模宏大。

我县申遗项目——东溪窑遗址,包含两个遗产点:封门坑窑址,碗窑坑窑址。封门坑窑址经考古发掘,发现了窑炉、作坊区、生活区遗址。封门坑遗址是明清时期福建著名的外销瓷产地东溪窑的一处中心窑场。窑址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数量众多的窑炉遗迹,保存较好的作坊以及原料开采矿洞、生活居住区等,构成完整的制瓷手工业遗存。封门坑窑址的产品类型丰富,风格独特,工艺精美,以青花、白瓷、青瓷为主,亦有部分米黄釉、酱釉产品。器形以碗、盘、盒、碟、杯、汤匙、罐、水注、勺、灯、茶盏、香插、炉等日用生活器为主。纹饰有洞石花卉、缠枝菊花、山水、寒江独钓等图案。

碗窑坑窑群位于金山镇荆都村,属明代遗址,目前已发现数十处窑炉遗址和大片的生活区遗址,经过对其中的7处窑炉遗址进行重点考古调查,采集到具有明代民窑特征的瓷器标本多件,包括青花人物纹三足炉、青花锦地山水花卉纹大盘、青花凤凰花卉纹盘、米黄釉三足炉等等。早在南宋时期,先民们就在该区域建窑烧制多种多样的瓷器。碗窑坑遗址主要产品有青花瓷、白瓷、青瓷等,种类有碗、盘、碟、杯、炉、灯等日用品。数百年间,窑烟不断,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现有保存完整的窑炉、作坊遗址(迹),对研究当时的窑业生产技术提供了系统的资料。

这两处遗址集中反映了漳州地区瓷器的艺术特征,是闽南地区瓷器烧制技艺的卓越代表。其瓷器产品从永丰溪码头装船,途经永丰溪、进入九龙江,直达月港,再远销海内外,在台湾、西沙以及东南亚均有发现,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的历史见证。

图文作者:郭碧燕陈芳玲

责编:张莉芳

监制:南靖县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宣传推介南靖解读党政决策

权威发布信息提供民生资讯

欢迎投稿,分享您兴趣的事:凡是南靖有关的民俗风情、历史传说,或是您觉得身边有趣的、有意义的事,都可以撰文配图投稿!

投稿信箱:njzctg

.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84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