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342232630205756&wfr=spider&for=pc福建的楼市,最近一年真是让人一声叹息。房价跌得让人心惊肉跳,尤其是厦门,直接从“高不可攀”摔到了“腰都快闪了”。其他城市也没闲着,跌幅榜上一个比一个“狠”。有人说,这是一场迟来的调整;也有人说,曾经的高价是泡沫,现在只是回归理性。但不管什么原因,老百姓的感受最直观:房子贬值了,资产缩水了,买房的观望情绪也更浓了。跌得多的不一定是坏事,跌得少的不一定是好事。这场变局,究竟在为谁买单?
时间回到年,这一年,福建楼市迎来了寒冬。过去十年,房价一路高歌猛进,从一线城市厦门到三四线的漳州、龙岩,哪怕是偏远的南平,都曾让人觉得“房子永远不会便宜”。可从年12月到年11月,短短一年时间,房价像坐了滑梯,跌幅超过10%的城市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城市跌了20%以上。
这背后,既有全国楼市环境的影响,也有福建本地经济的特殊性。比如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福建的门面城市,房价一直是高高在上。但如今跌幅竟然高达23.25%,排名全省第一。再看龙岩、福州这些城市,跌幅也都在15%到20%之间。这种跌幅,对于资产主要依赖房产的普通家庭来说,冲击不小。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南平跌得最少,但它的房价本来也不高,依然让人看不出什么“抗跌性”。
楼市的这波大跌,表面上看是市场供需的调整,深层次却反映了多重矛盾的叠加。首先是政策的变化。过去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房住不炒”,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限制房价过快上涨。而进入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能力都在下降。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买房的热情明显减退。
其次,福建本地的经济结构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厦门,虽然是经济特区,但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相对薄弱。这种产业结构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像龙岩、漳州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本就依赖外地人口的回流和投资,现在外地投资者撤离,需求突然减少,房价自然撑不住。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房子本身的供过于求。过去十年,全国各地都在疯狂盖房子,福建也不例外。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不少地方的房子卖给了外地人,但这些外地人并不住,空置率居高不下。一旦楼市开始降温,这些投资性购房者最先抛盘,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
从年12月到年11月,福建各地的房价走势可谓是一场“跌幅大赛”。最让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1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