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茶米
在漳州,我们把茶叶亲切地称为“茶米”。
漳州市地处福建省最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日照小时以上,西北部山峦起伏山高雾多,雨量充沛溪流潺潺,土壤肥沃林竹茂密,可谓是天赐的一块种茶的好地方。
漳州种茶的历史长矣。到底有多长?你到漳浦县的盘陀岭上看一看就知道了――那里有三株千年古茶树,俗称“宋茶”。一千多年来茶叶的种植和初加工一直是漳州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漳州平原地区背山面海土地肥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除了个别特殊的历史时期,生活都非常安逸,于是漳州人自然养成了知足常乐、中庸平静、讲究品味的生活习惯。其中一个习惯就是饮茶。
漳州人饮茶的历史和种茶一样悠久,一个没有饮茶习惯的人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漳州人,漳州人的灵魂是浸在金黄的茶汤里的。
漳州民间习俗以“茶礼”为大礼,男女订婚时,男家要向女家送“茶礼”――茶叶、茶配等等等。结婚时,新娘要捧茶敬献公婆及叔伯姑姨等,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在祭祀祖先或烧香敬神时,也总要供三杯清茶,以表敬仰和虔诚。这些都体现了人伦有序、家族和睦、尊敬长辈的传统道德观念。茶的功用何其大矣!小时候本村有一铁姑娘,会开拖拉机,凶悍异常,多次在戏台上对身为四类分子的我舅公拳脚相加,可没想到后来她竟然成了我的表舅妈,结婚那天,当她双手举杯齐眉把清茶敬献给端坐在靠背椅上的我舅公时,竟然眼波流转满脸桃红,那一声“爹――”何其的乖巧甜美。如今她是个人人夸奖的好媳妇,经常被拿来给新入行的女人做典范。她的最主要孝行是三十年如一日天天一起床就泡好一壶香茶孝敬公公和婆婆。她跟我说过,一闻到茶的清香,一颗心就安静下来,脑清目明,看什么都顺眼。
漳州的茶道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漳州人自古讲究以茶倡廉,以茶为礼,以茶敬上,以茶励志。清朝乾隆时曾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漳浦人蔡新告老还乡后,夏天常常到平和县的三平寺避暑,留下了“食武夷(茶),观金鱼”的佳话,以此表达其淡泊功利、以俭朴为乐的高尚志趣。漳州有句民谚:“无茶不成礼。”大家都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在饮茶中洋溢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谊,充分体现了儒家“以礼待人”、“以和为贵”的仁爱思想。
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理念对漳州的茶道也有一定的影响。漳州茶人崇尚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茶,或与江流明月为伴,或与松影竹韵为友,从中去领略道家的“清心寡欲、避世无为”和佛家的“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的精神境界。所以漳州人对斗茶提不起兴趣,漳州人喜欢功夫茶。功夫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冲泡要用功夫,不能简单从事;二是指品茶要费功夫,不能囫囵牛饮。漳州人饮茶时还备有茶配,茶配以瓜子、花生及蜜饯、糕饼之类为佳。茶配既可防止因空腹饮茶而引起“茶醉”,又可表达对客人的盛情。如果各类茶配齐备,再添些时鲜果品,那就堪称是茶宴了。这时人手一盏,遥想远山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浅吟低唱高谈阔论无所不可,感觉天地何其大矣。路过的神仙见了,也要慢下脚步来。
漳州出产的乌龙茶最有名的是华安的铁观音、诏安的八仙茶、平和的白芽奇兰和长泰的黄金桂。漳州的茶艺讲究五好:好茶、好水、好茶具、好功夫、好茶配。好茶是第一要紧的。漳州人历来对乌龙茶情有独钟,因为它属半发酵茶,既没有绿茶之苦,又无红茶之涩。乌龙茶大都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泡出来的茶汤汤色金黄清澈,味醇鲜爽,香气独特,恰似玉兰轻吐芬芳。细啜一口,柔润滑顺,让茶汤在口腔来回翻滚,可感觉到独有之酸香在口齿之间回荡,久久不去。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