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漳州古韵,古韵漳州。千百年来,漳州已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旧城改造,很多充满古早味的街道小巷已经销声匿迹。不过,虽然它们”旧貌换了新颜“,但是它们的名字依旧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漳州”最文艺“的街道名——百里弦歌,你听过吗?鱼友”卍解“将带我们一起走走这条如此文艺的街道!
“百里弦歌”路,地处漳州市区西南角(今闽南师范大学的后门)。该路段名称起于明代。明嘉靖十年()龙溪知县俞琏,在县衙前建二石坊,曰:“一方民社”、“百里弦歌”。嘉靖二十八年知县林松徙迁二石坊于土地祠(县城隍庙)仪门外之西。从此,“百里弦歌”就成了该路段的名称。
?百里弦歌?
百里弦歌是一条小路,水泥路面,低屋矮房,面貌平实简朴,无甚特征。
?二中旧校门?
没走几步路无意间抬头,发现屋顶有一建筑物,问了附近居民才知是第二中学的旧校门,惊讶极了。后来上网查找,才明白了为什么二中的旧校门会嵌在师院的围墙里,并深藏在这样一个隐蔽的角落。漳州二中网站上介绍——年漳州政府将原旧政权专员公署等土地划给学校,土地总面积多亩,北至百里弦歌,东至现漳州木箱厂。年,龙溪专员公署决定,将半月池以北30亩土地及建筑物划拨漳州师范专科学校(今闽南师范大学)。年学校全部迁至半月池以南范围。
?百里弦歌从内往外看?
这条巷子因了“百里弦歌”四个字,使我已经对这里充满了十分向往。百里弦歌,当年该是怎样的繁华,如今已没有了任何痕迹。师范大学的一号楼是当年的县衙旧址,学校前的那条街道叫县前街。百里弦歌就在县衙门后面,于是便可想象当年的文人骚客们在这里吟诗作对,填词作赋,一片斯文荟萃,莺歌燕舞的景象,由此想见“百里弦歌”四字的来历。
?武警小区?
这里除了上世纪建造的低矮平房,还有后来新建的小区楼房。百里弦歌不断的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直至今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1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