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漳州最有味道的几条街道,巷子深也藏不住它


白癜风能治么 http://www.xcgfxx.com/

在漳州,有许多街道在岁月里沉淀

独特的历史记忆和闽南风情

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

还有巷子深深也藏不住的风韵

漳州小吃街打锡巷

该巷许多人以制锡器而闻名,如以前的酒壶大多是锡制的,除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事锡铂纸业,后来大家叫习惯了,所以就叫成“打锡巷”。打锡巷汇聚各式可口小吃,被漳州人亲切地称为小吃街。

儿时的记忆芳华南路

位于漳州古城的核心片区,北以芳华横路为界,紧邻建于年的闽南首座城市公园——中山公园。西以全骑楼的青年路为界;东以府埕为界,紧邻整治后的台湾路历史街区府埕片;南以台湾路为界,与香港路历史街区隔路对望。

芳华南路“文革”时期为人武路,民国时期为园南西街。卖菜的吆喝声、早餐摊、小吃店令这条街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是许多漳州人儿时的记忆。

都市里的老街区柑仔市

柑仔市南与新马路连接,北与人市路、新行街交汇。“文革”期间为红鹰路,民国时期及清代为新路巷。柑仔市的附龙庙为市级文物点,俗话说“田头田尾土地公”,土地公应该是中国最常见的神了,只有1平方米大小的微型土地庙随处可见。而附龙庙有4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漳州最早从九龙岭福德正神庙分香火的庙宇,香火鼎盛,因庙宇年久失修,后由柑仔市社捐款修建。

附龙庙的墙上悬挂着两幅字:“平安富贵”、“云润星辉”,落款“慈禧皇太后御笔”。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在柑仔市一带,附龙庙都会迎来庙会,即柑仔市社庆,从早上到午后,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古代土豪聚集区文川里

最古典文艺的一条街,文川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官宦人家、名商大贾的聚集地,大厝很多。大厝里有宽大的石埕,高敞的大厅,梁柱斗拱屏风雕刻精美。

可园、魏厝、郑厝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可园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同样存在着西式的民宅建筑。一些民居,虽然外墙历经风雨,斑斑驳驳,但墙上西式的石膏浮雕仍清晰可见,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当年的繁华与美丽。

古时繁华第一街新行街

历史上的新行街东接浦头街,盐鱼市,直抵浦头港。浦头港曾经是九龙江西溪故道的心脏,由于临近港口,商业高度发达,新行街地价飞升,房屋的门面大多用来充当店面。于是发展出一种比较实用的街巷式建筑,窄而细长。通常面阔一至两开间,不足10米,纵深方向,却往往三进、四进,达60余米,如同一把直尺。典型的三进房民居,格局基本上是“三堂三井”,从前往后,顺序依次为门房、天井、前堂、天井、正堂、天井、后堂,两边封火墙高耸,与邻居共墙。看起来整个建筑瘦长多节,仿佛一根根竹竿,漳州人称之为竹竿厝。

这条街名望四扬的古民居要数“施厝大院”、“黄氏宗祠”和“番仔楼”三座。

蓝色梦幻王国新浦路

如果你认为新浦路只是一条普通的道路,那应该在蓝花楹开放的时候过来看看。满街的蓝花楹在阳光下灿烂摇曳,瞬间把这里装点成一条浪漫小路。

初夏的阳光,伴随着清风袭来,树影婆娑,串串幽兰爬上枝头。粗壮的树干,蓝紫色的花冠压弯了枝丫,微风阵阵,将花瓣刮落。从5月初,新浦路的蓝花楹就陆续盛开,紫色花瓣翩翩起舞,分外迷人。它让这熙熙攘攘的新浦路,多了一份清凉和浪漫。

名人故居在此深藏振成巷

短短多米的巷子,竟藏着5个文物点,这在漳州实属罕见。更难得的是,这里还是涉台文物聚集之地。漳州古城的振成巷,就是这样一条让人称奇的巷子。据了解,振成巷多次更名,清代称枕头巷,民国时期叫振民巷,“文革”期间为红旗路。

汪春源故居

它的主人汪春源,是台湾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台岛沦陷后,汪春源耻为倭臣,回到祖籍福建,先是住在厦门史巷,后相中山好水好的漳州,定居于此。

(图为甘棠驿站仿建)

比干庙林氏宗祠

在汪春源故居对面,宋代建筑比干庙坐落于此。如今,大门紧闭,落叶满地,一片荒凉景象。比干庙由漳州各县林氏先人捐资而建,供奉林氏先祖、商朝忠臣比干。当时的宗祠,相当于一个接待办事处,赴京赶考、经商读书的族人都会来此中转。

黄氏大厝

国家文物普查文物点,生锈的铁环、被侵蚀的双扇木门后面,竟是个保留明清建筑风格的院落。大厝古色古香,一字形的木屏风,穿斗式木构架,天院用条石铺路,踏跺上还刻有硅角纹。

省委临时旧址

一栋两层小楼,白墙红砖,静静伫立在振成巷32号院子里。若不是七里香树下立的石碑,无人知晓它的真正身份是“省委临时旧址”。

叶道渊故居

叶道渊早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曾任集美高级农林学校校长,以专家身份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和参议员,后移居台湾。子孙都在台湾、新加坡和美国,很有影响力。其漳州故居是一座具有德国式建筑风格的楼房,极具特色。

老街、老房子、名人故居

都是城市文化的精髓

走过这几条最有味道的街道

品味漳州独有的风情

来源:看漳州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xs/101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