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最老的“背包客”
王雄铮老人,是漳州五中退休教师,今年85岁,老人爱好旅游和摄影,近十年来,带着宝贝相机走过了许多地方。年,王老四次远行探秘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行程数万公里,用镜头记录了他所见到的美丽风情。
情迷香格里拉
在王老家中,茶几上、沙发上,随处可见一撂撂的报刊杂志,这其中,以旅游、摄影类的居多。《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王老更是期期不落地看。
年,《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了关于川滇藏旅游的介绍专刊。《中国国家地理》把川、滇、藏三省交界的大三角区划了个圈,提出了“大香格里拉”的概念。书中,那些如世外桃源般原始纯净的美景,深深吸引了王老,去大香格里拉看看,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梦。
一般旅行团受到团体的限制与成本考虑,对行程的安排总是很紧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游客看最多的东西,参加者必须与团体配合,所以没有什么自由。王老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旅伴,一起去探索大香格里拉,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到此一游”。
年,王老在宁德旅游时偶遇一四川籍旅游爱好者卓玛。卓玛是一位资深“背包客”有着非常丰富的自助游经验。在聊天中,王老得知卓玛正准备去藏区旅游,便毫不犹豫地申请入伙。年轻的卓玛竟然也同意带上这个“忘年交”。
年2月底,王老从厦门飞成都与“驴友”会合,经西昌去泸沽湖、香格里拉、丽江、福贡,又沿怒江上溯到丙中洛等地,此次行程12天;4月,王老飞往贵阳,花半个月时间游玩了黔东南、黔西南几个偏僻但风光迷人的县;6月,王老再次入川,游览了稻城、亚丁等地;10月,王老取道兰州,南下经青海,到拉卜愣寺、炉霍、道孚、丹巴、康定,历经16天的长途跋涉后由成都飞回厦门。数次出游,王老把大香巴拉外围玩了个遍。
“三江并流”的壮美、泸沽湖的神秘静谧、丙中洛的桃花岛风情、稻城亚丁的原始风貌……沿途美景说也说不完。“压根儿没见最好的,也省得情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颠倒。”这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的情诗,也是王老沿途的心情写照。大香格里拉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王老魂牵梦萦,一次又一次地出发……
“生活在香格里拉的人们,心灵是宁静安详的,与世无争。”在怒江边上有个叫福贡的地方,王老认识了一对年轻夫妇。丈夫的是怒族人,妻子的是独龙族人。多年前,他们曾在上海某演艺团体演唱原生态歌曲。但他们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都市的繁华浮躁,所以又回到了家乡。夫妇俩开了一家小旅馆,生养了三个孩子,生活宁静富足。那几天,夫妇俩带着王老去维西僳傈族自治县旅游,他们的热情纯朴给王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走时,王老给他们拍了许多照片。
写满故事的旅程
对于“背包客”来说,值得炫耀的不仅是普通旅行团不曾走过的线路,还有沿途发生的故事。很难想像为了乘坐越野车,一天翻越6座高达多米的山峰,是怎样的颠簸、劳累;也很难体会在严寒的雪山上忍受腹泻的折磨,是怎样的难堪和疲惫。何况,他还是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
在黔西南,王老丢失了钱包、手机、几张重要证件。不幸的是,在马岭河峡谷,没有手机的王老又迷了路。当时,王只老顾着拍照与同伴走失,因为景区太偏僻,鲜有游客,王老在峡谷里转了近十个小时,才找到出口,最后借用景区保安的手机,才与同伴取得了联系。那天,除了早晨吃了一碗稀饭外,王老滴水末进。这对于有糖尿病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但不管如何,王老还是热爱这样的行走。“马岭河峡谷两旁悬挂着数百条形态各异的瀑布,风景奇绝,尽管当时迷了路,心里着急,但我还是快门按不停。”几次的旅游,也让王老对这片桃源净土的保护有了一些忧思。“中甸因为过度开发,如今已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还有一些著名景区被游客带来的大量垃圾给污染了。实在非常可惜。”王老一路在追寻的就是那些保存有原始风貌的地方,在他的印像中,稻城亚丁就保护得非常好。“进入景区是没有汽车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景区内没有垃极箱,管理人员会给你发一个袋子让你装垃圾,出景区后你得要自行把垃圾带走。”在亚丁,牧草、森林与酥油茶、青稞酒一样,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因此那里的人们视动植物为手足,人与自然千百年来和谐相处。在这里自觉形成的环境意识不断随着传统文化延续,世代秉承。
行摄天涯快意人生
王老喜欢喝酒,每到一处,都要购买当地的酒。产地不一的青稞酒、药酒摆满了家中的橱柜。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老年病,王老也都有,但他并不怎么在意。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
“在丽江白水台,我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纳西族老先生,他跟我‘炫耀’说他已经75岁了,我告诉他,我已经85岁啦,把他吓了一跳。”说着,王老哈哈大笑起来。对于年岁和身体状况,他有一种高于常人的自信。说来也怪,数次进入海拔米以上的地区,他竟然没有发生高原反应。
这是王雄铮老人第二次成为记者笔下的新闻人物。年,他曾以民间故事家的身份接受采访;年,他又耄耋之年数次进入川藏而引起媒体
这些年,记者与王老一直保持着联系,尽管对他的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但每每与他交谈,还是有新鲜的发现。这种持久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他在不断地更新自己——每天阅读,各地旅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谈,对生活永远保持热情。
当一个人在鹤发鸡皮时,仍能活得这样精彩,那么老去,实在是一件自然而优雅的事。
年,王老打算继续深入藏区,然后再去新疆和内蒙古走走。“国内大部分地区我都走过了,今年的大方向是往西北走。”王老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把自己多年的摄影力作集结成册,出一本书。
85岁的王老正在实践着当前年轻一族最新潮的活法,他应该算得上是漳州最高龄的“背包客”。在他的眸光中,依旧闪烁着对生活的爱。
注:“背包客”是指背着背包做长途自助旅行的人。他们自己计划行程路线,自己解决沿途的交通、食宿问题,他们对于旅行的规划、景点的独到之处常有自成一派的见解。网络上又称结伴出行的“背包客”为“驴友”。(发表于《闽南风》杂志年第1期作者:徐立文笔名:默晗)
西藏白癜风医院西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wh/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