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漳州过年美食文化你知道多少快进来看看吧


以前过年的时候小蘑菇只顾着吃吃喝喝,突然今年有人问小蘑菇知不知道过年的习俗,小蘑菇拿着零食的手停下了,思考了一番仿佛从来没有读书过,竟然一问三不知,气的小蘑菇恶补资料,这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漳州过年的美食文化习俗吧!

漳州

新年

习俗

1

薄饼

闽南地区的尾牙流行吃春卷,一些地方称为“薄饼”。好的薄饼皮轻薄而富有弹性踅薄饼皮是最考功夫的。

做薄饼皮的原料,就只有简单的面粉和水,但对于操作技巧要求很高,除了水粉配比调和搅拌,饼皮的厚度也全由手感控制,最熟练的师傅可以用两手同时颠面团抹饼皮,,不易被薄饼菜所扯破。

2

小牲礼

十二月廿四,是闽南民俗里送神清屯的日子,清屯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大扫除。但清屯前的送神,也有一张讲究的小食单。

对于灶君的敬奉,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九百年年前的司命信仰,直到隋唐以后,成了被贬落到厨房里当监控的美男子,因为他递交的评估报告事关一年运势,善于抓住胃的闽南阿姨,也难免要用顿吃的拉拢他一番。

除了敬神标配的小牲礼外,为了让他能多说好话,标配的还得有一盘甜的,冬瓜糖或者麦芽糖便是最为普遍的选择。

3

炊发糕

送神清屯完毕,便可开始着手准备过年的吃食了,这份食单里,不但有供神的也有敬人的,炊、煠、炸连番上阵,在灶君还在天上交报告之际,人间的灶脚已是热闹异常。在闽南语里炊便是蒸的意思,最常见的就是炊发糕了。

发糕是以用面粉加上酵母和红糖拌成面糊,静待发酵后倒入碗里,放入蒸笼炊制,在水蒸气的作用下,被炊熟的面团会用力地往上窜,这一景象就是“发”的兆头,发糕发得越旺,预示来年赚的也会更多,所以做发糕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它就不发了。

4

蒸元

在漳州,除了做发糕外,还会做一种叫蒸元的点心,其实就是蛋和肥肉膘为主的蒸点,也叫炊卵,外皮金黄,又有香菇、荸荠做内涵,不论发糕还是年糕或者蒸元,他们的形状一定是圆的,毕竟要应个圆满的意思。

到年三十晚上的那顿饭才是一年之中的重头戏,在新正要开启的冷夜,一家人围着一个小红炉而坐,所以也称围炉。但年三十一早,就得摆供品敬奉神明以示跟过去的一年告别,在漳州会供上一碗插着扎糊春枝的米饭,还有一棵有头有尾的长年菜,当然牲礼和发糕也是必不可少的。

5

血蚶

闽南人的围炉菜单里是缺不了血蚶的,血蚶厚厚的蚶壳便是财贝的象征,因为它们撞击声音很像铜板的敲击声,也被称为蚶壳钱,吃完的血蚶壳不能丢到垃圾桶,而是得丢到床下,才是正确的招财姿势。

6

猪脚芋头

猪脚芋头也是闽南人年夜饭里的重要硬菜,猪脚因为其丰富的胶质和肥肉,一直都有种富贵相,又补又上得了台面,旧时最好的生活不过也就是吃饭配猪脚。而提及芋头,不仅因为它正当季的松香软,更关键是它有能长出一整窝芋子芋孙的强大繁殖能力,而成为了多子多福的象征。

整鸡和豆干炒韭菜在老漳州的年夜饭里也是不可少的,韭菜预示着长久。

7

红糖面线

转入新年的第一天,开门定要吃一碗甜的,又有新年第一餐茹素的习惯,以讨个新年的彩头,大吉大利的福橘也是必不可少的,老漳州人便会吃个红糖面线。

8

蜜饯

初一初二,则是互相串门的好日子,到各家拜年,吃茶,每家都会准备一个带木格子的蜜饯盒,里面放满糖果瓜子跟各色蜜饯。

9

韭菜豆腐

十一则为漳州乡社的做福日,请神巡境,娱神巡安后,便又是一次大聚餐,称为食福,漳州的食福必有韭菜,豆腐,取韭菜之“春”,豆腐之“有”。

10

汤圆面线

十一过后则为十五的花灯做准备了,旧时要立灯棚,漳州除了汤圆外,还要吃碗海蛎面线兜,取贵人来相交之意。

好啦,现在习俗我们也多少了解一些了,接下来就是等着过年啦,小蘑菇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吃好睡好喝好玩好哦!

(以上资料和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选--火锅七折!邱逸庄生态餐厅大放血!还送免费山庄一日游你问我爱你还是爱寿司、我爱老板打折还送霸王餐等到了!老板放话,价值套餐免费送!这家日料店搞事啦!摄影

Sux文字

Nine排版

Monster审核

Galaxy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s/95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