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古城——由厦门驾车向南1小时,便可到达,这里是鱼米花果之乡,是一座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厦门身边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城市。
|下午2:00,延安南路|
●
延安南路是漳州曾经最重要的商业街
延安路是漳州曾经最重要的商业街,这里诞生过漳州第一家照相馆、第一家皮鞋店、第一家银庄公会、第一家电话公司、第一家长途汽车股份公司、第一家国有书店,乃至第一条水泥路面。
▲中国工商银行旧址▲保有传统的业态▲木砖结构走廊▲充满时代感的政治标语
「青草汁」
漳州人民酷爱现榨青草果汁,在古城走累了、热了渴了去果汁店点一瓶现榨青草果汁清热又解渴。
在漳州凉茶店也是随处可见,熬夜茶、下火茶、滋阴养颜茶等每一家茶店都有好几十种的凉茶种类。
▲甘蔗柠檬汁
「文庙」
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年)的漳州文庙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门前左右两方分别立着刻有“道观古今”“德配天地”的木质牌坊。
闽南建筑著名的红砖红瓦,让文庙吐露着十足的本土气息。宗教以艺术的方式隐含地渗透在建筑之中,让民众不自觉地融入到相应的宗教体系,这便是漳州文庙建筑艺术的成功之处。(摘自百度百科)
▲德配天地木牌匾
▲沉静的气场
▲风吹动竹叶
据说很多高考家庭在高考前都会带着孩子去庙里拜拜。
|下午2:30,台湾路|
●
“台湾路-香港路街区”位于唐宋漳州古城城市发展轴上,是漳州古城的缩影,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还有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相比于福厦两地的一味迎合旅游市场需求,漳泉两地的历史文化街区更多的保存着原始的面貌,更富真实的烟火气息。
▲古典窗拱充满韵味▲老字号牌匾字体有着时代的审美特色▲徐厝巷▲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藏在巷子内
石板街、古巷弄,民初传统的红瓦双坡顶、挑檐砖木结构建筑,有古典窗拱、柱式的西洋建筑……东西走向的「台湾路」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建筑,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老字号牌匾。
对于一座城市,最核心、最重要的不是城市化的高楼大厦,也不是一排排整齐的仿古建筑,能真正称之为灵魂的东西,应该是保留至今的老街道。
▲红瓦双坡顶木结构建筑依然独具美感
|下午3:00,始兴南、北路|
●
相对于步履匆匆的我们,
在地人的生活柔软又闲适
「始兴南路」
▲百年历史的石板路,是当年拆古城墙的石料铺砌而成
「台湾路」与「始兴北路」交汇处左侧便是「始兴南路」。漳州仅存的古石板路,百年岁月,石板磨平了又磨皱了。
「始兴北路」
从「台湾路」往西,第一个路口右拐是「始兴北路」,过去称为“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两排骑楼与中山公园南门相对,有中轴线的感觉。
如今两侧建筑内有晓风书屋、台湾狮头旺文化馆、徐竹初木偶艺术馆等空间。
▲左为打牌的老阿伯们;右为虎牌啤酒与台湾狮头旺,有种矛盾的趣味
与「台湾路」相比「始兴北路」显得热闹又凉爽。十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荫下,三三两两的老阿伯打牌下棋泡茶,手中摇着蒲扇……路边两侧又有各种小摊贩,卖水果卖自产烟丝……
一杯茶,一盘棋,一个下午的时光。对古城的老人们来说,这是日常的生活。相对于步履匆匆的我们,这样的生活柔软又闲适。
▲泡茶的老阿伯,我们是奇怪的肖年仔
「晓风书屋」
「晓风书屋」一楼有许多年轻人喝东西聊天,像普通的咖啡店。
▲晓风书屋二楼是另一个世界
上了二楼便是另一个世界,书架堆满了整个二楼。空间冷清安静,有淡淡的书卷味。阳台也堆满了书,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翠绿点映,光影相叠。映在书页上,这样的夏日午后,好像一场梦。
▲阳台有个少女安静地看书
书店,不仅是文化内容的集合,也不仅是建筑景观的延伸,它的存在,更是日常生活的对照和记录,在悠长的岁月里,沉淀出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满头白发的老阿伯全神贯注地看着书,隐约有种神秘又厉害的感觉
|下午4:00,香港路|
●
「香港路」是漳州古城最富历史表情的街区,
反映了过去曾经腾达一时的流金岁月
沿着东西走向的「台湾路」走,来到与「香港路」交汇的路口。「香港路」南北走向,更多的保存着原有的业态,往来的人群,两旁林立的商铺,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尚书探花坊乃明万历三十三年(年)为林士章立。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摘自百度百科)▲“三世宰贰、两京扬历”坊为万历四十七年(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亲、祖父而立。坊宽8.09米、高11米。正匾两面分镌“三世宰贰”、“两京易历”。(摘自百度百科)
路两侧为民初砖木结构骑楼建筑,红瓦双坡顶,木板墙面与胭脂砖相结合,前店后坊上住宅。清末民初,「香港路」因路南端的九龙江西溪码头形成,而成为市区南部的主要商业街,是漳州四大古市场之一。
▲如今的香港路依然还有许多经营竹器、陶瓷的商铺▲砖木解构连廊,背后楼梯通向二楼——伽蓝庙▲全国最小的庙宇——伽蓝庙,建在巷子顶上
▲前店后坊上住宅▲左为住宅门口随意的小摊;右为嘭饼,外脆内糯
▲各种花纹的粿印、糕仔印▲乱入的巷子也有安逸宁静的氛围
▲太平天国侍王府,许多老阿伯阿嬷骑着电动车到这里排练芗剧
|下午4:30,青年路|
●
古城市井生活的标本
出「香港路」,右拐走进「青年路」。少了几分热闹与喧嚣,却多了一派怡然景象。古城闲适的市井生活,有一部分体现在植物上。
「青年路」有不少卖种子的店,许多老宅房前屋后也会种上桑树、无花果树或是各种青草药。
▲卖种子的店种出各种植物,用纸条标上名称
▲门前分别种着一株桑树一株三角梅
▲经营木炭的店铺
▲比屋子还高的无花果树结了许多果实
「原公园后门四果汤」
沿着「青年路」往北走,据说这是漳州排行第一的四果汤
四果汤看起来很简单,无非是空心莲子、银耳、绿豆、薏米、阿达子、石花、仙草再加点西瓜、凤梨。但是吃到一家能够用心把每一种材料都煮得口感恰到好处的真的很少见。
▲夏日解暑最佳
|下午5:00,中山公园|
●
老一代漳州人心中永远的公园代名词
也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中山公园
「公园和尚豆干面」
来到店门口,果然还是店外满座店内排队点单的场景。
配料丰富许多,吃起来酸甜爽口,很适合夏天。
▲手抓面+丸子鸭血汤
「中山公园」
民国七年(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开启大规模市政建设。其中将漳州旧府衙及后花园辟为“漳州第一公园”,年改名「中山公园」。
如今的「中山公园」有一股奇妙的氛围。园内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漳州解放纪念亭、孙中山纪念馆等像脚印一样,展现着这个城市所经历的历史进程,透露着隐约的庄严与肃穆。散步的市民、随处可见聊天下棋的老阿伯又有着小城的缓慢和闲适。
▲老阿伯们下棋聊天
▲孙中山雕像
▲孙中山纪念馆
|下午6:00,文昌阁|
●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新建的仿古建筑雏形初现。
▲修旧如旧的古城部分(来源:海峡导报)
作者:Funk撒野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上海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南昌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s/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