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头条小编漳州头条坚持宣传社会正能量,传递漳州生活文化信息,是您了解漳州的窗口。报料
施沛琳,笔名孟孟,台湾台南人,现任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兼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台湾《联合报》记者等职。施教授在漳州头条开设《孟孟走漳州》专栏,不定期介绍漳州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敬请留意。更多图文请见美篇APP的《孟孟走天涯》。
即将有一艘叫"浪荡子?马可波罗"的福船要诞生;这是两岸仿古帆船界合作打造的海洋产物。一位是漳州龙海海澄崇兴造船厂第六代传承人郑水土,一位是台湾航海家黄凌霄。6月21日,他们在漳州举办的两岸南明文化遗存研讨会上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二十年前开始迷上仿古帆船的台湾著名航海家黄凌霄,提到自己接触古帆船之后,就爱上丰富的海洋文化。在航海过程中,虽然清一色的海天景象,但他一点也不觉单调,反而更能领略古帆船的美。黄凌霄介绍,中华古帆船有四大类型:长江以北的"沙船"、浙江的"乌船"、福建的"福船"和广东的"广船"。在四大船型中,就外观、性能、彩绘及美感而言,他特别青睐"福船"莫属。为复兴祖先的中华福船文化研究之需,他决定建造一艘仿古福船,并沿着南中国海航行,往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展示,同时在"一带一路"路线上传播与再现福船文化。为此,黄凌霄花费了近一年时间,走访了泉州、厦门、漳州石码、海澄等众多沿海的当地船寮,经对造船工法、技艺和历史背景等参考要素的仔细比较,认为"龙海市海澄崇兴造船厂"第六代传承人郑水土师傅所具备的造船技艺和历史渊源背景,是建造这一艘木质仿古三桅海外贸易船的不二人选。为此,双方欣然签约。 来自两岸近50位专家学者共论南明文化,这是首次在国内且由两岸民间合作举办的南明文化主题活动。研讨会上,同时"出炉"一批"闽南传统艺师"。他们是:郑水土(三桅木制运输船)、李国强(剪瓷雕)、陈荣文(大木作)、周庆寨(大木作)、李锡福(细木作)。而龙海市榜山翠林龙缘寺、龙海市颜厝东珊村黄氏大宗祠、龙海市海澄崇兴造船厂、东山县铜陵黄道周故居、华安县丰山红岩武当宫等,均被授予海峡两岸(漳州)南明文化遗存展示点。研讨会并举办了龙海市颜厝东珊村黄氏大宗祠"海峡两岸(漳州)南明文化遗存展示点"揭牌仪式及《?福建?漳州两岸南明文化遗存展》剪彩仪式。 此次活动由漳州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会主办,活动旨在构筑"两岸历史文化遗存文创合作圈",开拓两岸历史文化创意旅游交流与合作,丰富"一带一路"在闽南地区的内涵,提升闽南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发展文化体验式旅游,通过研讨会,梳理、传承、推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亮点,让人们在旅游过程感受、喜爱、传承"漳州匠师"、"漳州创造"精神,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多元融合,共赢共荣。研讨会上,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会总干事陈荣文做了年两岸宗族文化与南明史迹交流工作报告。同安县原文化局颜立水局长和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分别做了《国族烙痕话迁界》和《洪门组织在云霄》的主题报告,现场还举办了《紫气南渡金门岛》影片首映会。南明,自年明朝灭亡开始,到年鲁王逝世于金门而结束。为期十八年,历经四帝一王。南明遗存,是闽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因为这段历史造成的大迁徒,亦影响了金门、澎湖、台湾的社会发展,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与台湾金门,一水相隔,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同;举办"·福建·漳州两岸南明文化遗存研讨会",具有跨界多元融合的意义。(来自两岸近50位专家学者共论南明文化,由"镜头里说故事"供图。)(6月22日前往龙海颜厝东珊村考察)
更多内容
猪哥亮告别仪式,现场人山人海!
华安又上了省电视台,这回是因为…
连续降雨南靖荔枝被淋成这样
大蟒蛇偷吃鸭被云霄大叔现场抓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发病原因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j/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