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在闽南民间说唱艺术的田畴
——记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说唱代表性传承人陈令督
黄念旭
歌仔说唱是闽南民间说唱艺术特有的表演形式之一,它以丰富、生动的闽南民间语汇为歌词,以通俗易懂、易学易传的闽南民歌、民谣为曲调,唱腔或粗犷豪放雄浑有力,或温文婉约幽雅纤细,地方色彩浓厚,流传于厦门、漳州及台湾等地。歌仔说唱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传唱和创造而逐渐丰富和完善,特别是上世纪中后期在厦门杏林、灌口、同安一带广受欢迎的荷叶歌仔说唱,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风行一时。本文介绍的就是六十多年来辛勤耕耘、传承守望在闽南民间说唱艺术田畴上,可敬可亲的八十六岁高龄民间说唱艺术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说唱代表性传承人陈令督。
采访陈令督老师是在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我们从陈老师小时候谈起,一直谈到他退休后,时间跨度六十多年。交谈中,陈老师的经历一次次感动着我,六十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深耕细作,为农民服务为时代讴歌,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以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组织、开展了上千次群众活动,创作出数以百计的曲艺作品。他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让我又一次认识和了解这位草根艺术家,并受到深深的震撼。
陈令督年7月出生在福建龙海县,从小喜欢乡土艺术,小时候经常跑到龙海角美下边村看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的剧团演戏。他二十岁毕业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后供职于“台北”号万吨货轮任三副,年10月到同安县锦宅小学教书。在学校里,他参加当地业余文工队,组织编演快板、歌仔调开展支前、土改、反地霸宣传演出,写板报画、宣传画。他的文艺才能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与认可,年被调入同安县文化馆,开始他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群众文化事业。年春,陈令督从省文干班学习结业回馆。灌口要建文化站(同安县第二区文化站),组织上调他去当站长。名为站长,实际只有一个人,是个“校长兼敲钟”的角色。文化站设备简陋条件很差,然而乐观的陈令督说,别看我是单枪匹马,依靠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我就成了千军万马。他与当地文艺爱好者和回乡学生真诚地交朋友,把他们团结在文化站周围,既下乡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也坚持组织阵地活动,整天忙得团团转,把责任区文化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抓锦园、南山俱乐部典型,培养业余文艺人才,获省农村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他看上了闽南民间说唱艺术这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组建南山村俱乐部曲艺队和前场大队曲艺队,坚持常规性的创作排练和宣传演出,出了成果:南山曲艺队自编自演的宣传扫盲的独角戏《文盲叹》、《国家宝》和大广弦说唱《老尚姆》、方言相声《两不通》、答嘴鼓《过五关》及宣传科学种田的厦门说书《水蛙记》等被选拔参加县、市会演得奖,《文盲叹》、《水蛙记》还参加省会演得奖;前场曲艺队故事员蒋有为以一曲方言顺口溜《幸福泉》,赢得千名观众阵阵掌声,也令现场观看演出但听不懂厦门话的市委领导深受感染,当场叫陈令督上台介绍内容。他还编排荷叶说唱、顺口溜等在同安县进行税法、计划生育等宣传演出,得到同安县委宣传部和县税务局的表彰。
长期以来,陈令督组织辅导、创作了大量曲艺说唱节目,培养业余故事员,组织文艺骨干到部队学习柳琴书、天津快板、数来宝、对口词等曲艺形式,博采众长。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他每年都主持闽南民间说唱创作学习班或笔会一至二期,上门找作者讨论创作,进行面授辅导;组织作者观摩演出,提供学习机会,帮他们分析作品,修改完善。在厦门郊区、同安等地受到陈令督辅导的业余作者有一百多人,不少作品参加省市调演都获了奖。
原厦门郊区文化馆副馆长孙天才在陈老师的辅导下,成为文艺创作的高手,走上文化馆领导岗位。张顺安、叶美由分别是郊区后溪镇和同安莲花镇的农民作者,他们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创作热情高,初写时总是文辞不通,但老陈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看中他们生活底子厚、故事题材多的长处,对其作品或大刀斧改,或精推细敲,一篇篇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说唱作品上台表演,在报刊发表,并数次获奖。同安区文化馆的宋永贤也是发表几篇小作品后得到陈老师的辅导,不断长进,如今成了知名作家。
年至年,陈令督在郊、县组织演出队参加五次曲艺会演,参加调演的各种节目三十多个,获创作二等奖以上的九个,其中一等奖四个;获演出二等奖以上的十个,其中一等奖五个。90年代组织十八次四十二个节目参加省、市曲艺调演比赛,获市创作一等奖六个、二等奖六个,获演出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十个。其中《追踪》获省创作二等奖、演唱一等奖,《颂歌一曲迎十四大》获省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惊》获省演出三等奖,《所长、县长、老丈人》获省调演创作、演出、音乐和优秀演员奖。
年,陈令督从灌口文化站调到同安文化馆,还负责编辑《同安文艺》。年至年编辑《同安文艺》一百二十三期,为普及、提高闽南说唱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园地。
年,陈老师退休后仍然耕耘不息。因当时馆里暂时没人顶他的工作,老陈欣然接受馆领导的挽留,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勤劳苦,不计报酬待遇,继续扑在他热爱的事业上。退休后的十多年,他保持年轻时的劲头,笔耕不辍,瘦小的身体里依旧燃烧着创作的激情。他才思如泉涌,在这十多年间又写出了不少精品力作,有的作品还得了各级大奖。
陈令督常说:搞闽南说唱艺术无名无利,但我乐此不疲,终生不悔。陈老师工作起来到了“忘我忘家”的程度。陈老师妻子原是同安一中的教师,有一次突然发病晕倒,医院急救,而此时陈老正下农村辅导创作。学校领导三天三夜找不到他,第四天陈老才从几医院。临退休前,陈老年仅二十五岁的儿子不幸患上重病,在陪儿子住院的十四个月里,他并没有忘掉工作,辅导、创作任务照样完成,负责编辑的《同安文艺》也如期出版。陈老师为人正直、善良、低调,搞闽南说唱艺术研究创作始终与枯燥、清贫相伴。长期以来,对于自己的家庭,老陈感到愧疚,但硕果累累的闽南说唱艺术成就又让老陈感到了一丝宽慰。
六十多年的辛勤耕耘,陈令督积累了丰富的闽南说唱艺术创作、表演经验,他学习师承邵江海、卢培森、苏朝润、林鹏翔等前辈,培养了杨友德、林丽虹、张月萍等艺术传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歌仔说唱、月琴弹唱、荷叶说唱、大广弦说唱、答嘴鼓、讲古、说书等闽南说唱艺术表演形式。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陈令督创作的闽南民间说唱节目屡获佳绩。他创作的荷叶表演唱《侄儿·女儿·老爸》获首届“鸿佳杯”中国曲艺文学奖优秀奖;荷叶说唱《邓小平巧用葫芦兵》获福建省第二届曲艺节创作一等奖;《追踪》获福建省农村文艺调演创作二等奖,答嘴鼓《全世界最简单的遗嘱》、《万家演打假》获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曲艺创作征文三等奖;荷叶说唱《陈毅拜会陈嘉庚》、芗曲表演唱《人民好市长》等十一篇作品获厦门市曲艺比赛、征文一等奖……
陈令督老师几十年辛勤的劳动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多次表彰,年被评为福建省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年获厦门市热心曲艺教育育新奖,被评为厦门市群众文化工作积极分子、同安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年被评为同安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年11月,集美区为祝贺陈令督、陈清平、林福成从事闽南曲艺工作五十周年,举行隆重的表彰会。
由于陈令督长期研究、传承、实践闽南民间说唱艺术,年、年他分别被评为厦门市市级和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老特别珍惜传承人的荣誉,他说尽管我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但要继续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闽南文化,培养歌仔说唱、荷叶说唱等民间艺术的接班人。
和陈老师的交谈不知不觉已到夜色降临,我只好起身告辞。回到家里,满脑都是陈令督老师亲切的笑容和爽朗的话语,于是,提起笔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上述采访记。
原载《厦门文艺》年第一期
白驳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j/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