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漳州人有多拼人民资讯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6.html

「本文来源:CCTV4」

漳州,福建最南的城市,东与厦门、泉州接壤,西与广东梅州、福建龙岩毗邻,九龙江水穿城而过,从城中的中山桥往东二三十公里,就可到达大海。

漫步漳州古城,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闽南风情。

红砖红瓦红房顶的老城区

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

林立的宗祠和牌坊

当然,还有那句耳熟能详的闽南方言,“爱拼才会赢”!

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漳州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无数关于拼搏的故事。

拼搏之始:陈家父子开基立业

溯源这股子“拼”劲儿,还得从一千三百多年前说起。

那还是唐高宗时代,福建东南沿海动荡不安,将军陈政奉命来此戍守。跟随他一起到来的,还有儿子陈元光和58个姓氏的将士。

然而那时的东南沿海,并不是什么人间乐土,叛乱平定之后,摆在陈家父子和58姓将士面前的,是一片荒蛮。

开荒,没有一股子“拼”劲儿怎么行?

为了在异乡生存发展,这些来自中原的将士,在荒无人烟的九龙江畔插柳为营,自此立下根基,成为最早的一批“闽南人”。

陈政去世后,陈元光承袭父职,镇守闽南。唐垂拱二年,他奏请朝廷在泉州和潮州之间建立漳州,成为首任漳州刺史。

陈氏一门开疆拓土的功绩被漳州人铭记,陈元光由此被尊称为“开漳圣王”。如今海内外有八百多座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鼎盛的香火散布在漳州人足迹到达的地方。

朱子讲学明理转世风何生求知若渴不惜命

由于漳州偏居东南一隅,且城中大多数人是军户出身,民风彪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还是一片文化的荒漠。直到大儒朱熹的到来。

南宋绍熙年间,年届六旬的朱熹来到漳州任知州。见当地“俗未知礼”,迷信成风,百姓不知孝悌之义、人伦之重,朱熹深感责任之重。

为了矫正人心、转变世风,他专门抽出时间,放下政务,去古城各处为学子讲学。有时遇到好天气,还会选择在室外讲学。

一次,他正在城中的白云岩下讲学,有一位名叫何有的学子匆匆赶来,发现不大的空地上已经挤满了人。何有不敢惊动老师,就挪到旁边的山石上去听。

朱熹讲得精彩,何有听得入神,却没有发现背后就是深谷,稍有闪失,就会掉下悬崖。

何有的求知若渴,让朱熹十分欣慰,就冲着这股求学的“拼”劲儿,漳州文脉兴盛有望了。

朱熹的到来为漳州带来了文化的甘霖。后人记载:“大儒朱文公来守其郡,讲明理学教化。名宦乡贤彬彬辈出,称为海滨邹鲁。”

武将蓝理高喊杀贼所向无前

漳州人的拼劲,放在武将身上,就是不顾生死,豁出性命。

清康熙二十二年,将军施琅率军攻台。激战之时,作为主将的施琅被流矢射中负伤,军心动摇。

危急之时,先锋蓝理带领漳州子弟兵迎着猛烈的炮火,冲向敌军。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了蓝理的船上,爆炸的弹片击中蓝理腹部,顿时肚破肠流,一头栽倒。

看到带头冲锋的猛将倒下,敌军大喊:“蓝理死了”。

话音未落,身负重伤的蓝理却一跃而起,高呼“蓝理没死,杀贼,杀贼”。他势不可挡的勇猛,让清军士气大振,最终取得了胜利。

如今,漳州城中还矗立着当年为蓝理立下的牌坊,其上“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八个字为康熙皇帝御赐。这八个字既是蓝理所向披靡、勇往无前的写照,也是闽南人的精神所在。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漫溢着闽南人家的烟火味道,那些保留着漳州记忆的建筑、古迹和文化遗产,讲述着漳州人一路拼闯的历史,也书写下爱拼会赢的故事。

#第七季#

播出内容:《漳州——海滨邹鲁爱拼会赢》

播出时间:年8月28日(周六)22:00

播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制片人/杨修雯

责编/王冉编辑/石香云

END

世界精彩尽在掌握

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mj/123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