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素有“陈林半天下”“陈林大字姓”之说。林姓入闽的第一次高潮,是在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南渡”。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率固始府兵入漳平蛮,林孔着、林章等将校及军眷随军落籍漳州,此后林姓一直是漳州姓氏里的大姓。截止年12月,漳州林姓人口达5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11.6%,居漳州个姓氏的第二位。漳州林氏主要有林禄派(晋安林)、林孔着派(开漳林)、林章派、林景懋派、林大章派等支派,但不管是何支流派,漳州林氏与天下林氏一样都奉比干为太始祖。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年)建州以来,政通人和,教化渐开。宋时,漳州文风日盛,“诗礼传家”成为时尚。明清两朝,漳州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人们把功名立德及忠孝节义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之立牌建坊之事盛行一时。明清时期漳州牌坊星罗棋布,曾多达数百座。历经沧海桑田,许多牌坊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遗留至今的约有60余座,其中林氏功名牌坊占有显著的地位。
????林姓作为漳州历史上的望族,自宋庆历二年(年)龙溪人林曼首登进士开始,至清末漳州林姓登进士榜的达90人之多。据史料记载,明代漳州林姓进士有38人,其中鼎甲三及第的有3人,占历代漳州府籍荣登三甲及第全部5席当中的3席。这3位林氏先贤是状元林震,探花林士章及探花林釬。这些漳州历史上杰出的林姓人物,才华横溢,名重一时。为了纪念他们,明清时朝,漳州建成了许多林氏先贤功名牌坊,他们不仅是漳州林氏的荣耀,也是漳州历代崇文重教的一个窗口,是漳州人的骄傲。
????提到漳州林氏先贤牌坊,不能不说的是漳州历史上唯一的文科状元林震。林震(~年),字敦声,号起龙。祖籍长泰善化里产坑社(今枋洋镇科山村)。林震幼年丧父,事继母至孝,家庭生活贫困,但他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明宣德五年(年)林震进京会考,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主持编修《明实录》等。他居官八载于明正统二年(年)“称疾告归”。
????林震出身清寒,但品性高洁,淡泊明志,还乡后谦恭自持,以诗史自娱,“非因公事不至郡邑之庭”。林震居家之时,两次赴粤主持乡试。林震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受到士林的赞誉。
????漳州民间流传着许多林震的传说。其在金銮殿上“一笔化三千”与江西沈文求争元夺魁的故事,以及漳州因有状元方能称“府”的传说等等。这些故事世代流传,表达了百姓对状元林震的崇敬。
????林震“状元”坊原有两处,可惜均已不存。一处位于芗城区大同路与和平巷岔口处塔口庵经幢前。据清光绪三年(年)《漳州府志》卷五规制部分记载:“状元坊,在塔口街,旧为拱辰坊,隆庆六年知府罗青霄改改今名,一面为明初征对人才第一刘驷立,一面为宣德庚戍状元及弟林震立。”该坊在年被拆毁。此外,长泰县城也曾立有一座纪念林震的“状元”坊,但据光绪三年《漳州府志》记载当时已废。
????难能可贵的是漳州至今尚存近十座与林氏先杰相关的明代牌坊,一座座穿过岁月风尘而保留下来的林氏功名坊,有的矗立于闹市街头,有的隐没于荒郊田野,至今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过往那些荣耀的故事,带给后人不尽的思索和怀念——
????在芗城区香港路、台湾路以及漳浦旧镇山兜深水坑尚存有三处牌坊,它们都与明嘉靖探花、万历礼部尚书林士章有关。
????林士章(~年),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县乌石人(今旧镇镇浯江村人)。他自幼沉默聪颖,志向不凡,博闻善记,为文有大雅之风。嘉靖三十八年(年)林士章中己未科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
林士章还是漳州历史上第一个官至尚书的人,他心胸宽阔,富有才学。传世文章有《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学博木湾陈先生创行乡饮记》《平和县重修儒学始建尊经阁碑记》和《日观赋》等。
????位于芗城区香港路的“尚书”坊,为明万历三十三年(年)立。牌坊为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结构,坊身南北坐向,宽8米,高11米。主楼楼檐平板上嵌立透雕双龙“圣旨”牌匾,正楼的匾额两面分别镌刻楷书“尚书”“探花”。牌坊梁仿花板上镶嵌透雕人物图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芗城区台湾路与共和路相接的丁字路口有一座“五星聚奎”坊残座。是为以林士章为首的明朝中后期朝廷5位漳籍尚书、侍郎而立。明万历年间,漳州府礼部尚书林士章、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燿、户部左侍郎卢维祯、户部右侍郎石应岳同时在世,号称“五星聚奎”。为彰显这份荣耀,漳州府城特建“五星聚奎”坊以纪念。
????此外在林士章的家乡漳浦旧镇山兜深水坑建有“云岳钟秀”坊,该牌坊系明嘉靖四十三年(年)为乡贤林功懋、林士章、林士宏等建,牌坊呈三间五楼样式,坊上石构件坍塌,现仅存坊柱、梁枋及夹杆石,残件散落牌坊周围。在漳浦县绥安城隍庙前,原有为赠礼部尚书林士章及其祖林竦、父林烽所立的“崇恩坊”,今牌坊已毁,牌坊正匾在于乌石海云家庙内。
????一个地区同时拥有4座石牌坊用来纪念同一个人,这在国内十分罕见。
????与林士章同属探花的漳州林姓先贤还有明末的林釬。纪念林釬的“澹泊宁静·中正和平”坊位于龙文区天宅社后,原万松岭旧官道上,明崇祯九年(年)建。该坊为三间五楼石仿木结构,面阔8米,通高约7米,明间面阔4.35米,进深1.10米,次间面阔1.80米,进深2.20米。单檐庑殿顶,翘梁为鱼尾状,正脊微弧;正中牌匾两面分别镌“澹泊宁静”“中正和平”,横梁书“为万历丙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直起居注,纂修实录,经筵展书官,历南京国子监司业,左春坊中允谕德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教习庶吉士,实录副总裁,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奉敕同知经筵事,实录总裁,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林釬立”。
????林釬(~年),字实甫,号鹤胎,龙溪人(今龙文区蓝田镇洞口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年)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名闻于世。明熹宗时,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政专权,国子监阉党走狗为巴结魏忠贤,提议建魏忠贤生祠,“以忠贤配孔子,以忠贤父配启圣公。”林釬果敢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他日皇上入学释奠,君拜于下,臣偃于上,能安乎?”为此魏忠贤伪造圣旨革去林釬官职。
????林釬返漳后,从龙溪故里移居中埔总(即今靖县丰田镇古楼村)。当时,黄道周亦因避阉党势力而隐居故里,两人结为知己。黄道周爱慕他的学问和为人,经常上门拜访,“谈论古今时事,夜不寝”。
????熹宗死后,魏忠贤倒台。崇祯元年(年),林釬官复原职,后官至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拜为东阁大学士。崇祯九年(年)五月三十日林釬去世。
????漳州为林氏状元、探花而立的牌坊外,还有许多是为进士、仕官而立。现存的林姓“进士”坊中,有角美的林魁“进士”坊、云霄的林偕春墓道坊。
????林魁“进士”坊,位于角美镇埔尾村村道上,该坊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年)。为石仿木结构,面阔三间,单楼单间,斗拱横梁,梁上叠屋顶,屋瞻下正中牌匾镌刻“进士”两字,下面横梁正中镌“大明弘治十五年壬戍科林魁”。右侧横梁镌“知府罗列、知县姚鹏同立”。
????林魁(~年),字廷元,号白石山人,明龙溪县廿九都白石社(今龙海市角美镇埔尾村)人。林魁幼年家贫,但却聪慧好学。弘治十五年登进士弟,官任户部主事、郎中,后任江苏镇江知府,山西按察司提学副使,云南兵备道,广东参政等。林魁为官清廉,政绩颇箸。致仕回乡后,参与编纂嘉靖《龙溪县志》,著有《白石稿》《归田录》等传世。
????嘉靖年间,家乡白石“官港”年久失修,港道淤滞,经常出现水灾。告老还乡的林魁,率乡人向代巡禀报其事,由知县鸠工重修。水利修缮后,“民感其德,为立功德碑”,碑名为“明大参白石林公重兴官港水利功德碑”,该碑今尚立于埔尾村。
????林偕春墓道坊,在云霄马径山即今马山村西北隅七星山上。坊为三门四柱屏风式结构,宽7.64米,高5.11米,由四根方形花岗岩石柱支撑六道横楣,横楣中间嵌立“圣旨”牌匾,坊柱顶端置青石石狮,坊表镂雕双龙与花卉图案。梁柱镌书对联:“生前卜崇坵妥巩寓成六八,归去藏大璞庥光宠及云礽”。
????林偕春(~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祖居云霄佳州郭墩,后迁居前涂村。林偕春聪颖好学,自幼随父(名文贡,庠生,后封翰林检讨)课读。嘉靖四十年(年)中举,四十四年(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两浙学政、湖广参政等职。
????林偕春博学多才,工于古文、诗辞,文章气节兼之。曾参与纂修《永乐大典》《武宗世宗实录》《承天大志》《漳浦县志》《三国志摘》《晋书北史钞略》,著有《云山居士集》传世。林偕春为官清廉,直言敢谏,是一位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其文章道德,流芳百世,百姓尊称他为“林太史公”。在其家乡云霄城关漳江之畔建有云山书院供奉有其神像。今漳浦、南靖、诏安、平和、龙海、东山以及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其庙宇供谒拜。
????此外在龙海的海澄、角美、长泰还存有三处与林姓仕官有关的牌坊。它们是“萃贤坊”“南园雨露·奕世恩光”坊、“春风桃李·秋水鱼龙”坊。
????“萃贤坊”,位于海澄镇中山路42至44号巷口处,为明嘉靖已酉年(年)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赞誉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等相继考中进士、举人而立。牌坊为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门式,单檐庑殿顶,正吻为鱼尾状,正楼柱头用“丁”字拱出两跳挑檐承托屋顶,次间斗拱为二斗三升式。
???“南园雨露·奕世恩光”坊,该坊位于角美镇东美村南园社中。明天启二年(年)建。牌坊坐东北朝西南,为四柱三门石结构,柱顶各立石雕辟邪神兽,左右坊门上各置有青石透雕的麒麟石匾一块。中门横梁镌刻“大明天启二年壬戍仲秋吉旦立”,横匾正面镌“南园雨露”,背面镌“奕世恩光”;横额碑文镌“林文望以子廷兰奉政大夫湖广黄州府同知初任秩满,敕赠文林郎广东肇庆府推官二任秩满,诰赠奉直大夫广东琼州府万州知州”。
???“春风桃李·秋水鱼龙”坊,该坊位于长泰县武安镇中山南路。为明万历四年(年)为长泰县历科进士、举人林秉汉、戴燿、唐尧钦、戴燝、戴仕衡、卢硕等20人而立。牌坊呈二柱单门造型,单檐歇山式屋顶。高7米、宽4米多。中屏装有长方形石匾,南侧镌刻“春风桃李”,北侧刻写“秋水鱼龙”。下屏刻有历代进士、举人题名石匾。
???屹立于漫漫岁月长河之中的漳州林氏牌坊,历经数百年磨砺,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与影响。正如一篇文章的作者所说,牌坊已超出了为某个人树碑立传的具象,而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
来源:网络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ly/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