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风采难寻的七阴八阳桥漳州护城河的岁月


每座古城都曾有一座城墙,有城墙就必有护城河,古漳州城也不例外。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城墙已不在了,但是本与它唇齿相依的护城河却侥幸保存了下来,虽几经变迁,但模糊可辨其昔日的风采。

护城河上,原来有15座桥,那便是著名的“七阴八阳桥”,太古桥是其中1桥,这里是漳州牛肉面的发源地。

漳州古护城河,其实就是现在市民俗称中的“濠沟”,护城河从现在的洋老洲钟江路南端,九龙江边开凿引水北上,至瑞京路时向东,至北京路时再往南走,至延安南附近,再注入9龙江,全长约多米,应该说,这段护城河只有东西北三面,南面就是9龙江。现在仅存的东西濠沟(也就是东西宋河),被列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环城河建于宋代据漳州史料记载,漳州古城内的环城河,是宋初筑土城时的修建的,所以现在也称为“宋河”。当时漳州城不大,建完后,漳州城垣几经改建、扩建,城的范围一直在扩大中,原来的护城河也就成为城内的濠沟了,由于濠沟进出口仍连接着9龙江,所以城内居民为了生活交通方便,在濠沟上建了15座桥,也就是漳州民间口碑流传中的“七阴八阳”桥。所谓“阴桥”,是指桥面上建有“亭”(庙)之桥,“阳桥”则两边无遮无掩。

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城市的改造,现在宋河早已没有昔日的雄风。

在钟法路南端,这里是本来宋河的入水闸口,但闸口上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大榕树下立着一个小庙,名叫西桥亭,庙里香火壮盛。庙底下就是原来护城河。据了解,这座庙始建于唐元和十年(年),是利用横跨护城河的桥上而建的,古称“登仙桥”,后改成“西清桥”,民间俗称“西桥亭”,不过,现在西桥亭虽仍在,但“桥”早已不在,变成路面了。

西桥亭后面,一条内濠沟向北延伸,西宋河约三四米宽,三米多深,沟壁和沟底均为石条垒筑,水不深,不到半米。由于入水闸早已梗塞,没有活水的引入,河水均已发黑,护城河两岸已建了石条围栏,而且也预留了绿化带,如果不是护城河里的水质太差,可以成为市民休闲泡茶的场所。

西宋河的北端及北宋河,均已成暗渠,早在多年前的城市改造中,被加盖成路面,现在上面不是街道就是大楼。

护城河沿着南昌路以南的暗渠,至了东盛大厦后面时,才又开始变成明渠,往南直通9龙江,这一段的宋河称为东宋河。

东宋河西岸一侧生长着数10棵龙蟠虬结、须根参天的古榕,而且此段宋河横穿北京路等老街区,相比西宋河,东宋河更彰显古朴。

宋河水质不容乐观由于更邻近老城区、居民区,特别是东岸一侧均盖满民房,老城区里居民生活用水直接往护城河里排放,水质更是糟。“没办法,不排到沟里,要排哪里啊?”家住护城河边的市民老李说,这里的房子都是上百年的老宅,家里连洗手间都没有,即便有些住户后来改造的,也都是直排到护城河里,有些素质较差的居民乃至直接将垃圾倒到河里。

这类状态有望得到改良,从去年开始,漳州市开始实行内河引水工程,通过引入9龙江的水,将包括护城河在内的多条内河进行冲洗,届时,市区内河有望重现1汪碧水。

太古桥:漳州牛肉面发源地太古桥是“七阴八阳”桥中的1桥,这里是漳州牛肉面的发源地。

漳州的小吃的很多,其中就包括沙茶牛肉面。牛肉面的缔造者是谁,漳州历史学会的会长郑镛曾做过考究。他撰文说,年秋,广东潮汕一带却因局势多变烽火频燃。一些人携家带口迁入闽南。其中善于烹饪的余姓兄弟三人也一路透逛东迁,来到漳州。看到这里比沿海地区平定很多,仍是人烟辐揍,商贾云集,遂择太古桥边上一家店面开办了牛肉店,经营牛肉小吃、小点,其牛肉制品保持潮州风味,讲求选料,蒸、炒、炖等无不保持原汁原味,香鲜可口,深受顾客好评。

年实行公私合营,该牛肉店并入漳州市饮食公司,年之前,国营商业“一统天下”,广发牛肉店在漳州市独家经营牛肉饮食,保持传统的小吃、小点,沙茶牛肉、牛肉面成为这1时期的主要食品,改革开放后,广发牛肉店实行了承包租赁经营,经营愈来愈多,成为漳州1大美食,“太古桥牛肉面”申明远扬。

遗憾的是,10多年前,太古桥一带旧城改造时,这家牛肉店因拆迁而不复存在了。如今,漫步在漳州的许多大街小巷,还能看到许多牛肉面店前挂着“原太古桥牛肉面”的招牌,店家都自称是原太古桥牛肉面店的股东或员工等,都是“正宗”的。

尽量恢复明渠漳州要打造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重点要建成“一环3片”的综合保护格局,其中的“一环”即以恢复宋河为主线的环状古城景观带。东西宋河基本都是明渠了,只要河两岸进行整治修缮,有较大的可行性,而北端由于都已变成暗渠,而且上面都盖了许多道路和大楼,变成明渠,基本不可能。不过,有条件改明渠的内河,建议尽可能改明渠。泉州的许多内河,都是明渠,所以水质都较好,此次漳州要进行内河引水工程,将内河的水变活,但这只是其一,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再将其它一些有条件的内河从暗渠恢复成明渠,然后两岸再开辟绿化带,这样才能更好的成为城市景观。

七阴桥金水桥:为西濠末端最末一个桥亭。民国7年(年)粤军陈炯明入漳建立“护法区”时拆城墙,濠沟填塞为路,桥、亭皆毁。

硕仁桥:位于上街(今青年路和大同北路交接处)解放后濠沟覆盖建为房,桥成路面,西侧为原农机公司门前通道。

北桥:(俗称“北桥亭”)位于北桥街,今桥面覆盖改成街道旧址建“北桥市场”。

东铺头桥:位于新华西路东段,与太古桥北南对望,今民间对东铺头桥名称多已淡忘,但该路段地名犹存,并成为东铺头街道办事处的大地名。

东清桥:位于修文东路中段,今桥、庙保存完好,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庆观桥:位于新华西路西段,今城市改造后,为“钟法路”所覆盖。

西清桥:位于修文西路西端,今亭遗址仍存,桥为路面。

八阳桥洗马河桥:位于知照巷(今成功西路原漳州市物资局前),桥于民国时毁,后濠沟淤塞弃用。

丙申桥:位于瑞京路东端芗城公安分局宿舍旁,今旧城改造后桥东、西两侧河面均为东盛大厦、工商银行所覆盖。

太古桥:位于北京路市仔头与延安南路之间,旧桥仍存。

龙眼营桥:位于城南龙眼营,古称龙骇瀛桥。

东闸桥:位于北京路南端,博爱道中段,东濠沟出口处。

西闸桥:位于人民市场边,西桥亭之南侧,今旧城改造后桥面为“鑫荣佳苑”小区通道。

西沟桥:位于南台街西侧,华侨新村西沟池边,年另建“侨村桥”替换。

天妃宫后桥:位于瑞京路的天妃宫后,今址在芗城区财政局北侧,为建筑物所覆盖。

扫一扫,









































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ly/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