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偶头雕刻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特殊技艺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是属于福建省的汉族民间工艺美术,它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艺术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又称为布袋戏、掌中戏,据载,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的表演特点是用手掌手指直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所演木偶因为衣服宽大,形似布袋,故称“布袋戏”。漳州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福建省漳州市的汉族民间工艺美术,属于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漳州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漳州木偶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水虎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福建省漳州市的徐竹初、徐聪亮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图文来自网络,非遗视界整理编辑
了解更多非遗资讯
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hj/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