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厝、古街、古桥、古牌坊、古遗址众多,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漳州市大力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积极依托这些“五古”文化遗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传承、发展、创新实践核心价值观新路子,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整体跃升。
龙海埭美村五古丰登活动示范点
激活固态文物价值打造道德教育阵地
漳台青年书法家挥毫共筑中国梦
去年以来,漳州全面开启古城保护新阶段,先后投入32亿元维修、挖掘、保护“文庙府学、东宋河、江东古桥”等16项工程,编印《漳州古代桥塔亭井》《漳州古代牌坊古遗址》等系列历史丛书,有力地保护“漳州文庙、福建临时省委遗址”等一大批固态历史文物,建设25公里闽南生态文化主题驿站,打造集“历史名村、田园书院、龙舟展示”为一体的九十九湾闽南清明上河图。
同时,着力建设规范性“五古”重要场所,做到“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工作平台”三个落实,有效激活了“五古”文化场所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优秀教师、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社会贤达人员,运用“五古”文化场所的道德厚重感、事迹感染力、历史穿透力,开展志愿宣讲活动,开设市民道德讲堂,用群众喜爱听、听得懂的语言,宣讲中国梦、党的光辉历史,组织广大市民开展爱国爱乡教育,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举办市民读书活动及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展示等等,使其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传承活态文化价值打造“精神文化”粮仓
芗剧《保婴记》获得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中,漳州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歌仔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点和传习中心,推出芗剧《保婴记》和《谷文昌》、木偶剧《侨女英魂》、潮剧《开漳序曲》等“漳州原创”戏剧作品,经常组织开展芗剧、木偶、潮剧、锦歌等地方戏曲汇演展演,举办“灯谜艺术节、书画艺术展、大鼓凉伞、舞龙舞狮”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为全市人民捧上一批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神文化食粮。
同时,漳州坚持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推进古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书画产业、林语堂文化产业等具有漳州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举办漳州市百名书法名家作品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精品创作,培育催生一批优秀文化团体,推出一批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影视、曲艺、书画、文学等精品力作。芗剧《保婴记》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小说《援疆干部》、广播剧《天山军魂》荣获福建省“五个一工程”奖。
发展乡贤精神价值打造“精神文化”家园
在文庙举行道德教育活动
漳州市积极挖掘陈元光、保生大帝、三平祖师等历代圣贤的“朱子文化、道周文化、元光文化”的价值内涵,利用名人主题公园、纪念馆和文化墙,展示名人典故、道德故事,大力推动地方乡贤文化不断发展。
在此基础上,漳州创新发展新乡贤文化,深入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主题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朱子家训、陈元光家训、蔡新家训、谷文昌家风等传统优秀家训家风,运用家庙、祠堂、庭院等重要场所,大力彰显新一代“孝子孝媳、凡人善举、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典型事迹,有力地促进了爱国爱乡、崇德尚善等宣传教育,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同时,漳州市突出抓好乡愁文化建设,全市先后投入27亿元保护古厝、古桥、古树、古街、古牌坊等,建立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百年古村落,全市现拥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2处、历史文化名村9处,建成“东山古港村、南靖河坑村、长泰山重村”等中国传统村落15处,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使家乡成为群众共同守望的精神文化家园。
漳州市通过大力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借物发力,借形聚神,激活一大批“五古”文化场所,传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一大批乡贤文化,创作一大批地方优秀作品,推出一大批地方新乡贤典型,有效地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建设共同精神文化家园,不断把漳州历史古城建成践行核心价值观排头兵!
白癜风初期治疗北京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hj/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