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由于战乱,人民遭受兵祸,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中原蔡氏又一次大举南迁福建,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如随陈元光入闽的校尉蔡长眉、队正蔡彧,辅助陈元光开建漳州。后来,蔡德明(即蔡彧)在漳州市龙海角美镇洪岱村落户,其后代子孙遍布漳州各县市及海内外。该地蔡氏奉蔡德明为始迁祖。
龙海市蔡姓祖源不详的有:榜山镇梧埔村岺东社蔡姓,明永乐三年(年)由厦门同安小坪镇岺都社迁入,建有“追远堂”,由于族谱遗失族源未清。角美镇石美村西门社蔡姓由岺东传往。此外,尚有角美镇铺透村良才社蔡姓,榜山镇浯浦村浯浦社蔡姓,颜厝镇颜厝村路边村蔡姓,均祖源不详。
▌蔡姓
龙海市
蔡文烈支系(沧里蔡姓)
肇基祖蔡文烈(沧州房),蔡彧九世孙,多年前建有“崇本堂”蔡氏祠堂,年台湾高雄蔡国谋独资重修,其本人曾多次返乡谒祖。流传村下埕社属德明沧州房,社内有“崇敬堂”蔡氏祠堂。颜厝镇上洋村溪美社蔡姓,肇基祖蔡笃轩,明朝中期建有“德贻堂”。年重修,族谱已失,历来参与洪岱祭祖。
▌蔡姓
龙海市
蔡文纪支系(蔡店蔡姓)
角美镇蔡店村蔡店由蔡彧九世孙蔡文纪(-年)从鸿山到蔡店肇基。年建蔡氏家庙,堂号“奉祠堂”,年久失修,年改为村部至今。另有小宗祠“惠远堂”,为三房五柱祖宗祠,年重修,保存有“宋肇始祖文纪蔡公墓”石刻墓碑。
▌蔡姓
龙海市
蔡彧派系(洪岱蔡姓)
角美镇洪岱村是蔡彧派系的肇基地,于唐朝建有蔡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年重修。闽南济阳堂联谊会特定为漳州蔡氏总祠堂。每年冬至日前四天定为祭祖日,分片分日进行冬祭。洪岱蔡姓历代已陆续迁出。
福建蔡姓
入闽蔡姓较有影响的有四次:
一是据谱记载,江南济阳派源于西汉桂阳,因于蔡勋另立一世。蔡勋(公元前25-43年),字永嘉,平帝西汉元始二年(2年)郡令。蔡勋孙蔡笃(41-年),字志远,妻范氏、黄氏,墓葬于福州于山(即蔡氏入闽时间)。五世孙蔡质(15-年),字彬文,著有《闽都胜概》三十卷,妻黄氏墓葬福州于山(即蔡氏入闽时间)。六世孙蔡谷(-年),字虚怀,妻许氏,墓葬兴化府北郊。
二是较大规模蔡氏入闽于唐初,总章二年(年),陈元光父子率中原河洛地区中州、光州、蔡州三州入闽,58姓中,蔡氏较知名者有校尉蔡长眉,队正蔡彧,他们均为河南固始人。另据云霄官田旧族谱记载,唐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因谠论忤旨,谪镇闽南,生子六,除长、次子守祖上蔡,其余四子在唐垂拱二年(年)入闽,在闽传衍。
三是唐末王潮、王审知,于唐光启元年(年)率寿、光二州军民南下进入福建。随“二王”入闽,蔡姓人数众多,据《蔡襄及其家世》记载,迁居浙之钱塘。彦礼之子蔡用元、蔡用明举家南迁,从王审知入闽,卜居仙邑赤湖蕉坑,称为莆阳(今莆田市仙游县)。蔡用明再自莆阳迁居晋江青阳,在闽传衍。
四是根据卢峰蔡氏族谱记载,蔡炉(-年),字廷器,河南光州固始人,唐乾宁四年(年)中原离乱,民不堪苦,蔡炉同妹夫刘翱将军及西河节度使翁郜率50姓入闽,炉任建阳长官,并择居麻沙镇北,为建阳蔡氏一世祖。自唐末至元初余年中,建阳蔡氏,一门四世九儒,著书四十八种,多部著作收进《四库全书》。
清大学士蔡新,离职在家奉养母亲时,收集有关蔡氏族谱资料,对蔡氏入闽进行研究总结。他在《莆田白沙西坂蔡氏族谱》序中说:“蔡于我闽称著姓,宋明以来,在建阳者多祖牧堂西山,在莆泉者多祖忠惠,吾漳则祖蒙斋公讳元鼎者为多,由蒙斋而上,在漳郡为武德将军(蔡彧),在漳浦、云霄为长眉公,皆自光州固始。”
湖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四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hj/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