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中国偌大的国土之上分为许多大大小小城市和地区。每座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景特色等等,由于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发展也有着莫大的不同。譬如江西省和江苏省,虽然从名字上看仅有一字之差,但在发展上却有着千差万别,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活跃之一的省份,GDP仅次于广东,下辖十三个地级市也十分出色,被称为“江苏十三太保”,反观江西省的经济却中规中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样是沿海的——福建省各城市的排名和发展。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境内主要以西部丘陵山地为主,东部沿海地势较为平坦,因此旅游业也十分“两极化”。除了各地的历史人文景观之外,在福建省东部能感受到平坦的地势地貌以及来自大海的馈赠,在西部能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形异状的山峰、原始森林、高山流水等等原汁原味的天然氧吧。
地势地貌的不同,也影响着福建各地的经济发展,在很多人心中“沿海就是发达城市”,在福建确实如此,沿海和不沿海有着很大的分别,典型的例子沿海的:厦门、泉州,不沿海的:三明、南平,前者是福建省的经济和旅游业的“顶梁柱”,后者却是福建省经济的末端。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为中国内地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出了排名,也就是《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线城市除了昆明和宁波落榜、佛山和合肥上位之外,变化并不大。那么福建各城市是怎么个排名呢?相比往年进步还是退步了呢?
从名单上来看,福建省城市有3座二线城市。省会城市的地位没有多大变化,位于二线城市第三名,仅次于落榜新一线城市的昆明、宁波。其次厦门位于二线城市的第5名,泉州位于第十一名。福州、厦门、泉州作为福建省的“三巨头”,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另一个是连续多年位居福建GDP榜一的城市,排名在二线城市也并不意外。
只不过其他城市的排名却令人“大跌眼镜”,三线城市仅入榜漳州、莆田、宁德三座城市,而且名次除了宁德上升之外,漳州和莆田的名次均有下降。更值得一提的是,和年福建9座城市都进入二线、三线城市行列,然而三明、龙岩、南平三座城市却在今年都跌到四线城市行列。是原地踏步,被其他城市赶超?还是被打回原形?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明人,有时候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有时候却又感到“担忧”。三明市因林木林地资源居全省第一,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绿都”,境内关于地势地貌、奇妙山峰、高山流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甚至最大的企业“三钢”,也是一个3A级的工业旅游区,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可旅游业蒸蒸日上的背后,经济却令人“担忧”,三明是一个多山少地的城市,跟南平一样,建城于河两岸。但河两岸平旷的土地面积并不大,除去铺路之外用于商用和工业的土地少之又少。因此三明的工业和商业发展并没有省内其他城市优秀,人才流失率高、引进率低。
但三明的房价却丝毫不堪示弱,目前梅列区的房价均价在元/平,三元区较为偏远的地方也要6K-9K,沙县、尤溪、大田、宁化等下辖县的房价也是十分虚高。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年开春,三明市的房价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地盘小、学区紧张,房价居高临下,工资水平低等问题,实属令三明人感到担忧。
只不过相信后续的发展,这些四线城市终究会回到三线城市的行列中去,甚至成为二线城市。各位小伙伴们,对此怎么看待呢?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hj/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