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一篇文章了解产能全国第二的陶瓷产区


福建在全国八大产区中,产能、产品质量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位。产量24.6亿平方米,产值亿。年出口80亿左右。竞争对象主要是广东、山东产区。

福建产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短板

福建域内三大产区中泉州产区拥有规模企业家(晋江家、南安46家),生产线条(晋江条、南安条);闽清产区规模企业39家,生产线54条;漳州生产企业15家,生产线48条;以及厦门一家3条生产线,罗源一家7条生产线(在建、投产2条)。共计生产企业家,生产线条。近年来,除漳州产区外,基本上没有新建生产线。

泉州是福建主产区,产量约占80%。在地理位置上,福建三大产区均具备海运优势,物流成本相对较低。在产业集中度上,泉州集群度最高。产业链也相对完善,产品品类、销售资源也最为丰富。

漳州作为新兴产区,主要是承接晋江陶企转移。可以说,漳州只是晋江企业新的生产基地,销售依然是在晋江。除大产能优势外,一旦漳州也实行煤改气,这个生产基地也就没有成本优势可言。届时,对于晋江还有生产线的企业来说,还分散了企业资源,增加管理成本。

从近年来市场形势变化对福建各产业的影响情况看,建陶产业相对于其它产业,应该说还是福建传统制造业中比较优质产业之一。由于该产业链条长,其带动作用不言而喻;而且从市场进入新常态以来,福建建陶是唯一没有发生倒闭跑路现象的产业。尤其是泉州产区期间还经历了全国第一个全面煤改气,企业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但尽管如此,站在我国建陶产业全局看,福建产区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品牌缺乏行业影响力,销售渠道单一等不足。严重阻碍了产业升级转型:

配套产业不强,制约竞争力提升

佛山、淄博产区,在陶瓷机械、原料供应、设计研发等以及相关的配套、信息中介等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规模庞大的完整产业链。相比以上两大产区,福建产区配套产业要落后得多。因此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发挥,导致企业研发成本高,新品推出滞后,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等不足。

批发销售,缺乏品牌影响力

建陶行业前三大产区中,广东地域品牌、行业品牌最为强势。早期有马可波罗、东鹏、金意陶、冠珠等一大批一线行业品牌。而且后续不断有新品牌诞生,像近年又有康拓、金丝玉玛、依诺、金尊玉等新品牌面市。强大的品牌阵营维系着佛山作为行业强势品牌、全国销售中心的前沿阵地。

山东淄博,因为贴牌商的涌入以及陶博会的举办,使得淄博得到了更多行业人的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zhoushizx.com/zzshj/5940.html


当前时间: